包河区:创新规范提升城市管理品位

23.12.2014  19:31

  走进银河小区,绿树成荫,整洁有序,公益广告错落有致,楼道统一放置垃圾桶。很难想象,这里过去是常见毁绿种菜、乱堆乱放的“三无”小区。这是包河区实施“管理兴区”、改善市容环境的缩影。今年7月份,包河区创立区级层面的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决策包河区城市管理工作,将城市管理提升到更高层面。

  城乡环卫一体覆盖包河

  包河区在全省率先将城市环卫标准延伸到乡村,并将其纳入民生工程。2014年,包河区制定相关工作实施意见,率先对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升级换代”,偏远乡村、老旧小区、城中村、小街巷等管理薄弱区域环卫管理得到加强。

  今年以来,包河区共投入1300多万元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三无小区”配备了专职保洁员,小型养护车、电瓶保洁车陆续投入使用。“我们建立了完备的垃圾收运体系,垃圾转运量占全市总量近1/3,主次干道水洗作业率达到100%。”包河区城管局局长姚忠和说。

  数字化城管人技融合

  包河区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起资源共享、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迅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形成高位监管、群众参与、多元监督的数字化“大城管”工作格局。今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包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应结案件17908件,结案14215件,按期结案率达79.37%。

  创新机制治理脏乱差

  11月份以来,在流动摊点治理中,包河城管部门发动热心市民、社区工作人员成立了69支城市管理劝导队,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的原则,设置了260个温馨提示牌,13台流动宣传车,有效管控流动摊点。

  违停治理、立面整治同样成效明显。今年,包河区认真摸排、科学布点,在该区范围内划设机动车停放位置2100个,划设非机动车停放线17000米,设置了6700根隔离桩。顺利完成徽州大道、宁国路等立面整治,这些道路或清新亮丽或徽派韵味,成为展示创建成效和品位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