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包公之精神 感受公益之魅力 2016大型公益植树活动走进安徽肥东

15.03.2016  01:19
DSC_1266.jpg - 合团
DSC_1234.jpg - 合团
DSC_1330.jpg - 合团
DSC04553.jpg - 合团
DSC04564.jpg - 合团
来源: ahlife.com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大地回春。为加快推动“包公故里文化园区”建设,传承包公精神、彰显公益魅力。3月12日上午,在第38个植树节到来之际。由安徽省志愿者协会公益工作委员会与合肥市包公精神传承研究会共同发起,联合省航模科普协会、省影视艺术家协会、欧图欧社区发展中心、市汽摩运动协会,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美罗药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合肥港荣百货、中科大幼儿园等社会企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2016包公故里大型公益植树活动”在肥东包公故里正式启动。此次活动还受到合肥电视台、合肥晚报、合肥日报、凤凰安徽、新华社、安徽生活网、万家热线  、新浪安徽、中安在线等媒体的关注支持。

 

 

    肥东包公故里,山青水秀、景色怡人,这里是一代名丞包拯的出生地,有许多历史遗迹尚且保留。其中“包氏宗祠”始建于宋,至今完好呈现。“花园井”水,甘甜爽口、“河花塘”、“衣胞庙”传说甚广。小龙山“龙骨架”“靠背石”天然形成,“清水塘”浑水塘”彰显清廉。孝肃家风延袭着包公后裔和睦相处,世代相传。风土人情、文化底蕴,渊源流长,自古享有:“香贤名宦人家,孝子忠丞门弟”之盛誉。

 

 

 

    清晨,迎着朝阳、吹着春风,六七十辆车排成一条长龙启程前往肥东县包公故里,车顶的志愿者旗帜随风飘扬,场面蔚然壮观。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们分发植树工具、树苗等物品,大家便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有人栽树、有人填土、有人浇水,场面热闹非凡,一时间活力与朝气、欢声与笑语荡漾在包公故里。随后,大家参观了包氏宗祠、包公祠的历史遗迹,“追孝思本”高挂中堂,在这里,“孝”“忠”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最后,参与者们还为包公镇中心敬老院送去了温暖,他们陪老人聊天谈心、观看老电影。参与者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公益活动让自己收益匪浅,陈女士说:“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体会到了植树的乐趣,也领略到了包公祠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底蕴,实在大开眼界。”同时来自合肥学院的志愿者肖安琪也表示:“十年树人,百年树木,植树活动既给合肥这座‘绿色之城’增添了盎然生机,也让我亲身经历了一次劳动,更让我感受到了公正不阿的包公精神,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能够参加此次公益活动让我获益良多!”此外,活动负责人强调:本次公益活动是对我们公益安徽标志的最好诠释,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传递正能量。

 

 

 

    据悉,本次公益活动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组织、广大市民及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200余名志愿者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们认为活动对于推动“包公故里文化园区”建设、传承包公精神、传播公益事业很有帮助。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抵挡风沙、美化环境的作用,公益植树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培养自我社会责任感、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

责任编辑:  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