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勇闯新路】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

24.04.2020  03:31

   【编者按】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点赞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激励安徽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创造美好前景。

    值此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四周年之际,本报推出专版,点评安徽发展成就,评析安徽前行之路。

     安徽作为科技大省,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

  一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弹指四年间,江淮展新颜。

  四年来,安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重大源头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尖端产业创新成果加速落地,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4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4倍,省级科技奖励成果数增加到335项,国家级研发平台增长39%,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636家,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增长1.6倍……

  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江淮大地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最多”“首次”和“第一”。2019年,7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为历年最多。全国首次投产的自主研发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在合肥面世,全球率先达到48个量子比特的光与冷原子量子计算与模拟由中国科大实现,全国首块自主研制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在蚌埠下线,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二

  历史的时针走到2020年,历史的档案必将重墨记录这个“庚子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冲击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更冲击了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从疫情出现到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从疫情当初影响生产生活到今年一季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安徽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特事特办、一事一议,打破科研项目立项常规,快速集结全省科研优势、科研力量、创新资源,组织实施3批16个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交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安徽科技创新答卷。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驱动发展新引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三

  探索未知世界奥秘、揭示重要机制机理的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四年来,我省基础研究和源头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从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开通世界首条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到首次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再次刷新世界纪录、首次实现天文尺度量子干涉,我省基础研究实现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突破。但是,与全国一样,基础科研投入仍然较低,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仍然不够,原创性重大成果仍然较少。

  万丈高楼平地起,风物长宜放眼量。“深耕”基础研究,才能夯实创新根基。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必须摒弃急功近利,放眼长远发展,加大财政经费稳定支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成果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尊重规律、宽容失败,鼓励科研人员自由驰骋、大胆尝试,支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更多尊重和褒奖,形成良性循环,加快把安徽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四

  无论基础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四年来,我省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开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签约项目8成以上成功落地,网上技术市场平台不断完善,建成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芯屏器合”产业体系成为安徽创新的崭新名片。2019年,全省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72.1%、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0.9%,稳定实现“进”大于“出”。但是,应该清醒看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平台、生态等一个不能少,目前我省创新成果转化还存在瓶颈,生态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必须遵循科技规律、市场规律,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持续“沿途下蛋”,加速成果转化。加快布局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构建科技研发、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完整机制。加快组建一批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构建成果转化支持平台,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健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支持政策,培育成果转化肥沃土壤,让更多创新成果更快转化。

  五

  创新决胜未来,人才关乎成败。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靠人才实力。四年来,我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尽展其能的激励机制,但营造引进使用创新人才的良好生态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人才环境,着力扩大创新源头的人才供给,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人才动能。

  助力“创新愉快”,激活人才活水。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取决于深化改革。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放权松绑。健全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首席科学家、岗位管理、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柔性引才等制度政策。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努力形成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循环。改进人才服务工作,打造吸引海内外英才来皖创新创业的强大磁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体系,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六

  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创造美好生活。再“顶天”的高大上科技成果,如果不能“立地”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则毫无价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大讯飞“智医助理”随访15个省市387万人、分析242万份基层门诊病历,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医疗数据;中国科大附一院(省立医院)和中国科大科研团队攻关制定“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纳入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科技“皖军”临危出战,护佑民生,战果丰硕。

  瞄准创新落点,创造美好生活。紧扣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把准科技创新着力点。紧盯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开展攻关,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发展新动能。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科技创新落脚点,聚焦重大疾病防控、环境治理、交通出行、农业生产等突出问题,加快把科技创新的“加法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乘法效应”,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曹显钰)

[ 编辑:唐佑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