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转促”在行动:合肥新型显示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18.04.2016  19:23

2006以来,合肥乐凯、京东方、三利谱等世界著名企业相继落户新站区,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无论是建成全国首条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线,率先投入使用全国唯一高性能膜材料专业研究机的合肥乐凯,还是从无到有,开启全球显示领域新时代,相继进行6代线、8.5代线以及全球首条TFT-LCD10.5代线建设的合肥京东方,都展示了合肥新站区作为一座国家级平板显示基地的巨大潜力。

合肥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2015年获批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来,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在规模、创新能力、本土化配套水平等多个方面领先国内同类新型产业集聚地。

发展思路:培育龙头企业提供产业链支撑

2015年以来,在以“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基地”为发展思路的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里,多类型重点建设项目不断落地开花。截至目前,发展基地里共有37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428.41亿元。2015年新签招商项目中,包括25个工业项目和7个商贸及现代服务业项目,合同总投资额达1003亿。境内外并购方面,总投资135.3亿元合肥晶合晶圆制造项目(一期),也已完成外资增资并购审批手续,即将进入主体厂房施工阶段。

目前来说,基地内京东方、彩虹、乐凯、三利谱等行业龙头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我们在基地规模、创新能力、本地化配套水平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新站区经贸发展局综合处处长范宏说,“基地内企业里的很多生产线都属国内首创,部分产品的性能及指数指标也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平,这对于填补国内空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基地正以京东方、乐凯、彩虹、康宁、晶合、三利谱等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基地获批以来,产业链关键环节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下一步,将重点整合产业链布局。”范宏介绍,基地内,面板领域,全球首条TFT-LCD10.5代线的开工,将使京东方跃升全球显示行业三甲,引领大尺寸超高清显示新时代;上游核心材料和装备领域,康宁10.5代玻璃基板、欣奕华蒸镀机、三利谱偏光片等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关键材料本地配套水平,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终端应用领域,京东方1800万台整机项目已落户并开展前期工作,鑫昊200万台智能整机生产项目已实现满产。“目前,基地已汇聚上下游产业链从业企业40家,投资项目超50个,累计完成投资超820亿元,基本形成了涵盖面板、模组、装备、基板玻璃、光学膜、偏光片、显示光源、驱动IC、整机生产等上下游完整产业链。”范宏说。

发展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对入驻企业有何影响?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永宽告诉记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后,既可以使各企业的自有业务业绩得到较快发展,技术上的交流也有利于促进创新。“乐凯是第一家入驻新站的央企,随后这里又进驻了彩虹、京东方等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现在,这里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真正实现了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的整合,产业的集聚也形成了产品研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对各家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显示,2015年,基地实现产值361.4亿元,同比增长57.8%,税收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25%,超额完成了省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2016年一季度,基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产值93.1亿元,同比增长12.2%。

范宏介绍,未来,基地将放眼全球显示产业发展大局,将瞄准大企业、大集团,紧密跟踪新技术、新产品,致力打造涵盖面板(京东方)、核心材料(康宁、彩虹液晶、乐凯、三利谱)、关键零部件(翰博高新、江丰)、基础装备(欣奕华)、终端生产(惠科、长虹、京东方整机)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最终实现建成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基地的目标。

政府温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资金政策支持

到2016年,合肥乐凯已经落户新站区十年,“落户合肥前,乐凯曾考察苏州、武汉等多个地方,最终还是选定了合肥。”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陈铁兵回忆选址原因时说,“合肥地理位置优越,与华南、华东地区主要用膜企业相距不远且气候适宜,利于薄膜生产,当然,我们也被合肥政府招商引资的诚意深深打动,现在来看乐凯这十年的发展,落户合肥的正确性不言自明。

新站区建立以来,世界著名企业相继进驻合肥,重要项目不断开展,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省、市、区各级政府对招商引资及发展新兴显示产业的重视。2015年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获批以来,省、市政府又相继制定出台了针对产业链关键项目、研发平台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人才培养引进、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领域的系列政策,在各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据了解,2015年,市区两级财政共拿出4.23亿元资金针对基地产业链关键项目、研发平台予以支持,基地针对重点企业的关键项目以“借转补”专项资金及财政性奖励等方式分配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专项资金2.6亿元,市政府以金融手段切入资本市场,设各类投资基金共计14.5亿元,用于新型显示产业基地重大项目投资。

除了资金支持以外,一系列优厚的政策也是吸引众多企业入驻基地的重要原因。其中,对引进的重大项目和大型企业实现“一事一议”优惠政策,优先在计划安排、土地储备、用地预审、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支持,对获得国家经费支持且能在本地产业化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给予配套补助,以及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和开展技术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补助等政策都广受企业业主好评。而政府机改府机构在同等情况下优先采购本地新型显示产品,对购买新型显示技术成果并实施转化的本地企业,经审核后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等行为更是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与支持,“这些政策为进驻企业树立起了发展的信心,注入了继续前进的动力。”范宏说。

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转型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乐凯曾以优质的胶卷相纸等影像类产品享誉世界,一度与富士、柯达等国际品牌在全球市场一争高下,但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其胶卷业务受到巨大冲击,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当时,传统的影像材料行业在萎缩,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平板显示产业包括光学膜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为了实现转型生存,也为了打破日本、韩国对关键光学膜材料垄断,最终,合肥乐凯决定向光学薄膜研发与生产领域转型。”杨永宽表示。

国内第一条光学级聚酯薄膜以及功能膜生产线的建成,改变了TFT、IMD行业前端膜材料长期以来进口的局面;PG5型光学聚酯薄膜、RG型白色反射膜、光学扩散膜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安徽省高性能膜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安徽省高性能膜材料工程实验室已建成投入使用,有力提升了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前端重要原材料的自助开发水平,缩短了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进驻新站区十年后的合肥乐凯,经过了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完成了企业的创新升级,俨然已是国内产业创新与结构转型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合肥乐凯在转型过程中成绩斐然,但在初期也经历了包括技术不足、装备缺乏、人才不足等种种困难。言及此处,杨永宽说,“保持不断创新是乐凯立足业界、保持前进的唯一法门。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后,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己、以跟上发展的节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他表示,“从被封锁被垄断到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再到产品畅销全球,合肥乐凯正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合作,走出了一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企业发展之路,满足了国家对平板显示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完善了我国平板显示产业链。

目前,乐凯的光学膜产品不仅走俏国际市场,与世界著名公司企业如三星、夏普、LG深入合作,同时,在也给国内消费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据悉,现在合肥乐凯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了20%以上。“材料真正实现国产化带来的终端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调,这是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带给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最大改变。”陈铁兵表示。

数据显示,2015年,全区工实现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财政收入、出口总额等多个全市增速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504元。“未来,基地将瞄准重点领域和企业,努力推动产业横向纵向拓展,打造一个与新型显示产业高度配套的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最终将基地建成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范宏表示。(陈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