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地球深处进军的前行者 对话“最美奋斗者”朱恒银

31.08.2019  16:23
向地球深处进军的前行者
对话“最美奋斗者”朱恒银 - 徽广播
向地球深处进军的前行者
对话“最美奋斗者”朱恒银 - 徽广播
向地球深处进军的前行者
对话“最美奋斗者”朱恒银 - 徽广播
向地球深处进军的前行者
对话“最美奋斗者”朱恒银 - 徽广播
来源: pic.ahrtv.cn

   钻探第一线 默默奉献 43 ,从一名钻探工人成长为全国知名的钻探专家。

   他发明的定向钻探技术,在全国推广,产生经济效益数千亿元,填补了7项国内空白。

   从地表到地心, 1000米跨越到 3000多米, 他成为我国深部岩心钻探的领跑者

   他就是 大国工匠、 安徽省地矿局 313地质队 高级工程师朱恒银。

  八月中旬,虽已立秋,火辣辣的太阳依然烘烤着皖西大地。在位于六安市金安区的省地矿局313地质队,一幢小楼略显陈旧。在一间有些凌乱的办公室,桌上和地上堆积的书籍格外显眼。朱恒银热情地迎上来。高高的个子,黝黑的面庞,说话时笑容将眼角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他自嘲道,在地质队看到的都是我这种“黑脸”,这是勘探人的本色。

朱恒银同志(右)在钻头研究室指导高效长寿命金刚石钻头研制工作

  朱恒银说: “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拾破烂的,仔细看是个搞勘探的。” 这就是描写我们勘探人的。

  朱恒银的一席话顿时引来一阵笑声。

  在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朱恒银和他的地质队完成了特大型钼矿的勘探工作。在日前召开的评审会上,经过详查综合评价,确定探明钼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潜在经济价值超过6000亿元,为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带来了新机遇。而这个消息让朱恒银泪眼朦胧。

  记者:朱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是特别激动?

  朱恒银:是的,当时也找了多少年,老一辈的地址工作者认为那个地方可能有矿,但是他们一直跟我说技术,找矿技术达不到这个要求。

  记者:多年前,专家就认为这个地方可能有矿,但是技术落后,所以一直没有探明。

  朱恒银: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是很低的,我们的勘探水平当时跟国外相比肯定是落后的。但是,现在来讲,我们现在已经可以代表世界上最高水平。然后,我们把这个矿找出来了,也实现了老一辈的愿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记者:朱老师,刚才说到的特大型钼矿可能是您工作43年来勘探的众多矿中的一个。大家都知道,勘探工作很辛苦,就像您刚才说的:“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拾破烂的,仔细看是个搞勘探的。”既然这么辛苦,当初怎么就选择了这项工作呢?

  朱恒银:当时,招工的时候,我认为找到一个事业单位,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因为,当时我是下放农村,招工上来的。当时,我们在六安,地质队用一个大卡车把我们接到矿区,130公里,走了一天时间,早晨就走,走到晚上七八点钟。

  记者:来到矿区后,看到矿区条件跟您想象的落差大吗?是不是很失望?

  朱恒银:我当时看了以后,心里凉半截,我是从农村又到更农村。到这个单位一看,招的工人比较多,他那个钻机那么脏,工人全身泥浆,全身油。去的时候,也就是带一个杯子和其他简单行李,别的没带。

  记者:在矿区,就住在野外吗?

  朱恒银:当时,我们就到农村去找老百姓家住,老百姓本身房子很小,没地方住。老百姓把更简陋的牛棚、羊棚让给我们住。

  记者:牛棚、羊棚的味道肯定不好受?

  朱恒银:我们住进去以后,就用报纸把墙壁裂缝糊起来,地上撒上石灰消毒,改变一下气味,然后搞个稻草在下面,我们被子铺上去,就在那里等待岗前教育。

  记者:当时有没有因为条件艰苦想离开?

  朱恒银 我当时也有这个想法。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好多下放学生,第三天就搞板车把自己行李拉回去了,通过淮河那边,到阜阳那边就走了,不干了。环境比我们下放时的农村还辛苦,所以说就走掉了。

  记者:您为什么又留下来了?

  朱恒银:我们岗前教育以后,一个领导讲:“我们地质钻探,国家非常重视,你找一个大矿,就建立了一个城市。别看我们现在矿山那么荒凉,但是,可能不远的将来,这里一片繁华,就可能是一座城市。回忆起来,这些都是你们的贡献。”他这样描绘,也是激励我们。这么一讲也是对的,所以,我就试试吧,试试是什么样的状况。

  记者:这位领导描绘的美好蓝图吸引了你,你为了这个蓝图,坚持了一辈子。

  朱恒银:我们很多职工干了一辈子地质工作,他们感到非常自豪。我们带班的都是部队转业的,有的机长还是抗美援朝下来的,有的还受过伤,他们都能在岗位上很敬业,哎!我就很好奇。这么艰苦怎么做到的?我和他们交谈,他们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热爱。他们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我,我就逐渐体会到干这个行业很有意义,能够找出个大矿,为国家做贡献,我想也能感到自豪。

朱恒银同志(左)在金寨沙坪沟钼矿向常印佛院士介绍钻孔摄像技术

  记者:在野外钻探,不仅环境恶劣,而且因为钻探技术落后,常常有工人受伤,甚至有人因生产事故而丧生。我听说因为一次重大事故,深深触动了您。

  朱恒银:那是在1978年11月,霍邱县朱岗村雷雨交加。班长在钻孔时,钻杆在孔里卡住了。当时,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柴油机带马达,皮带轮打滑,钻机突然被打翻了。班长从十米高的地方摔下来。钻塔里一片漆黑,柴油机也熄火了。在一个拐角处,当大家找到班长时,班长已经昏迷,头部摔伤,流血不止。我跟另一个工人就把班长背了三公里,到一条土公路,再用板车拉到我们一个机台总部,然后再打电话给单位来车接,去医院实施抢救。在背的过程中,我的工作服全部被他的血湿透了。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讲能够学点知识,一个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够改变这种环境,能够把这个设备改造好一点,改善职工的环境,提高安全性,我想这也是一种责任。

  记者:也就是这件事的触动,您从此踏上了学习、探索、创新的路子。

  朱恒银:是的。

  记者:朱老师,在您刚到地质队的时候,当时咱们的钻探水平落后到什么程度?钻探深度是多少?

  朱恒银:我们矿区,过去也就是800米,在全国都在深度1000米左右,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是很低的。

  记者:出了那个事故就是因为我们的生产技术落后。

  朱恒银:对,当时我当学徒的时候,我看到了我们那个设备非常落后。从一些小的方面进行改革,就是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我感觉到,因为我没学这个专业知识,当了两年工人以后,然后我就报考了我们本系统的当时叫721大学,叫工人大学,然后改名叫职工大学。现在就是安徽的经济技术学院。我就在那里面学了三年的时间。我讲,能够学点知识,回来以后,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够改变这种环境。

[1]  [2]   下一页   尾页 [ 编辑: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