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剃头匠坚守“老本行” 只盼个好徒弟让手艺不失传

02.07.2014  12:57
导读: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一些曾经遍布街巷的老行当,也在逐渐消失。剃头匠、打铁匠、皮匠……这些名字,您还记得吗?机器的轰鸣声中,大量的工业产品取代了原来的手艺人。然而,那颗“”心,以及其背后那种难以言传的妙到毫巅,或许是更需要继承的。

“磨剪子咧,呛菜刀!”这样熟悉而陌生的吆喝,您有多久没有听到了?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一些曾经遍布街巷的老行当,也在逐渐消失。剃头匠、打铁匠、皮匠……这些名字,您还记得吗?机器的轰鸣声中,大量的工业产品取代了原来的手艺人。然而,那颗“匠”心,以及其背后那种难以言传的妙到毫巅,或许是更需要继承的。老有所依今起推出栏目“老匠人”,带您一起感受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

胡刀在杨师傅手中上下飞舞,不一会儿就帮客人刮净面庞

这套工具是杨师傅的“宝贝”

一张老式的伸缩椅、一面“复古气息”浓厚的镜子、一辆破旧不堪的三轮车,车上装着几个热水瓶,还有一堆“古董”——推子、梳子、剪刀、毛刷、刮胡刀……没有宽阔的门面房,没有洋气的招牌,这些,就是露天剃头匠的全部家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街头随处可见的剃头匠,如今在合肥城区也就仅存那么几“家”。年过五旬的杨友民就在南淝河岸边,默默坚守着他坚持了大半辈子的手艺。

少年学艺,工具用了大半辈子

杨友民祖籍长丰县,16岁那年,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他开始学习理发。那个时候的他,跟着师傅带着工具挨家挨户地走,帮老人剪头,帮婴儿剃胎头。当年几毛钱理一次发,也可以填饱肚子。

杨师傅回忆,那时候很少有理发的师傅开设店面经营,大都是游走在大街小巷,固定时间去一些小区服务。随着时间推移,师傅们都有了相对固定的客人,便不再四处游走。“像合肥的小花园、孝肃桥,都是剃头匠的固定场所。”杨师傅说,那时候露天理发生意都很红火,理发、刮胡子、修面收钱不多,很受老人们欢迎。

干好这一行,除了手艺好,工具也很重要。“这把刮胡刀跟我几十年了,现在不舍得丢,也算古董了。”杨师傅说着,拿出一把锃亮的刮胡刀,手柄都被磨得发亮,“老东西用得顺手,磨磨还是一样快。”磨刀用的布,两侧已经破旧不堪,但杨师傅也一直舍不得换。一些挖耳朵的工具,很多都是杨师傅自己制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