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镇充分利用农家书屋传播科技文化知识

19.08.2014  00:43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我镇在政府政策的惠顾下,在上级业务主管局的关注下,我镇建立了16个农家书屋,近年来农家书屋的硬件建设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农家书屋已成为广大群众的精神乐园。

  一、发挥农家书屋作用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农家书屋”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促进农民读书用书,开启智慧,活跃和丰富文化生活,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在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完善管理制度 强化日常管理

  (一)建立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安装上墙。

  为了保证农家书屋正常高效运行,制定出一系列的书屋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制度》、《读者阅览制度》、《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以及制作了农家书屋宣传标语,有效约束读者阅览、借书行为,提供现场阅览和外借阅读两种方式。村民实行凭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借阅,避免图书流失。农闲时节每天借阅量都在百余人次,年借阅量在6000人次。形成一种良好、有序、规范的读书环境。

  (二)设置专门管理员,同时强化管理员日常培训。

  书屋配备一名图书管理员,负责对借、还的图书登记,分类管理,同时整理书架,负责书屋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管理员还定期参加图书管理员的培训课程,增强管理员业务常识的学习,提高管理员职业道德,培养“爱岗,爱书”的职业荣誉感。

  三、办好农家书屋“品尝文化大餐

  如何解决农村文化共享,是国家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而农家书屋旨在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充分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村民茶余饭后不再聚众闲聊,而是到农家书屋品尝“精神食粮、文化大餐”,学生乘假期在家也纷纷到农家书屋借书阅览,不在沉迷于电脑游戏。农家书屋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今后,将加强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投入,把农家书屋办大办好办强,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享受到社会进步的文化果实。(永康镇 邓继新 吴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