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创建工作正在推进,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批复,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项目开工建设……随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我省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加强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联动层建设,向着国家创新体系基础平台、科学研究制高点、经济发展源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阔步迈进。
依托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
——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中部第1位,3个大科学装置和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集聚合肥
为什么选择合肥?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合肥是全国著名科教之城,科技实力雄厚,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城市。其中,同步辐射装置是国内唯一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同步辐射光源,2015年完成新的升级改造,实现满能量注入,已达到国际上低能光源的最高水平;全超导托卡马克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稳态物理最重要的前期实验平台;稳态强磁场装置是国内唯一、指标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强磁场实验装置。
同时,合肥还拥有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科38所等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合肥高新区居全国第7位。 2016年,合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1%、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3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86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增长12%,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十强”。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中国电科38所“直升机卫星通信终端”护航神舟十一号回家……在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征程中,创新已成为我省发展最鲜明的特色、最强劲的动力。“安徽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不是围绕小的、分散的课题做研究,很多项目都是瞄准国际前沿、国家战略。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宋云涛说。作为全超导托卡马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宋云涛及其团队正在合肥筹备建造聚变工程实验堆。 “这个装置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代表了‘国家队’水平。 ”宋云涛表示。
近年来,我省依托科教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创新成果频频亮相,高端产业异军突起,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中部第1位。按照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我省将以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大科学装置群为基础,整合相关创新资源,集聚一流人才,培育原创性成果,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我省战略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水平和辐射力。
聚焦前沿锻造核心竞争力
——围绕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等七大创新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量子科技是世界聚焦的前沿,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既是我省推进科技创新“一号工程”,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科技部已将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要求与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一体化考虑,由潘建伟院士牵头编制方案,初稿已提交科技部专项委员会。 ”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国家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在抓紧推进,我省会同中科院已按照国家实验室运行模式,先行启动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春节前,已完成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筹)核心区项目省级立项。
按照建设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其中,在信息领域,谋划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和联合微电子中心。在能源领域,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和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中心。在健康领域,建设离子医学中心与大基因中心。在环境领域,开展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的预研。
“作为原始创新的高地,中科大将全面参与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中科大负责人表示,在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方面,该校将承担提升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等现有大科学装置性能和开放度、建设合肥先进光源HALS预研及技术验证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中心)等建设任务;在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方面,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高水平研究,推动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成为重大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在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方面,主要承担先行谋划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的重要任务。
“合肥力争将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等七大平台,全部纳入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 ”合肥市政府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市正以建设“七大平台”为主要抓手,以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为龙头引领,加快推进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筹)暨中科大高新园区规划建设,统筹推进超导核聚变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将合肥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创新机制改革释放新活力
——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高端创新人才引进、科研人员激励、科研机构评价等重点难点领域先行先试,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创新驱动发展最紧迫的任务。 “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勇立潮头,必须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要求,我省将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展创新驱动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高端创新人才引进、科研人员激励、科研机构评价等重点难点领域进行先行先试。
“国家科学中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组织架构方面,我省将探索在理事会领导下的决策与管理运行机制。 ”省发改委负责人透露,理事会是国家科学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重大事项,统筹国家创新资源,协调需要国家层面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全面创新改革实验部际协调机制下,省政府、中科院将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和单位,以及若干知名科学家、企业家组成理事会,探索理事会决策、管理新机制,加快建立符合科学规律的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管理制度,充分激发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我省将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量身定制政策,在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管理、薪酬待遇、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 ”省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量身定制”意味着我省将以更大的力度完善人才政策,在人才引进、使用、激励、评价、流动、服务等方面,制定更多针对性强、影响力大的特殊支持政策。对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人才和特殊需要人才,现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或按照常规程序不能满足快速引进需要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特殊政策,实现精确引进。
“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创新体制机制。 ”合肥市政府负责人表示,该市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省“三重一创”任务,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通过技术开发契约化、成果转化资本化,在量子通信、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方面集中发力,抢占未来发展新高点,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和产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