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打造发展强力引擎

09.12.2015  23:44

据蚌埠新闻网消息,七年前,蚌埠先行先试,借助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东风,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在科技研发、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屡创佳绩,科技工作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并获批全省首批省级创新型城市。

如果说自主创新成就了蚌埠的科技高度,那今后蚌埠的科技竞争力仍然来源于自主创新,依然要凭借这步先手棋,抢占先机,为蚌埠赢得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更雄厚的底气。

科技创新打造发展“引擎

今年10月,“2015年中国国际铅酸蓄电池高峰论坛”在蚌召开,安徽奥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全自动免熔铅制粒机,一举拿下了印度、台湾两大市场进驻权。

自主创新为我们赢得了市场先机。”安徽奥力董事长吕紫玲感慨道。从2011年转型投身铅酸蓄电池行业,短短两年时间,安徽奥力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研发经费,成功研制出全国首台全自动免熔铅制粒机,并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不仅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唯一路径,更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武器。

中建材超薄信息显示基板、方兴科技电容式触摸屏、诺德LED蓝宝石晶片、德豪LED倒装芯片、雪郎苹果酸、浩中九轴矫直机等一批项目相继建设投产,助推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基地,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产业布局更合理。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0.6亿元,居全省第四,较上年同期增长20.9%,增速居全省第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成为撬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点。

创新驱动释放城市活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全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周春雨谈起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掷地有声。

闻建忠的直观感受有数字印证:2008年以前全市一共只有44家高新技术企业,而现在一年就能认定40家;国家科技进步奖实现零的突破;人才团队预计较“十二五”末实现翻番;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爆发式增长,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90件,是2010年的9.2倍。

不断加大创新投入,走创新发展之路,以高新技术企业标准作为企业近期创新发展的目标,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正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懈努力。

七大工程打赢创新攻坚战

目前,蚌埠市科技部门已研究制定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并出台《蚌埠市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暂行)》等配套文件,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力争2020年,蚌埠初步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按照“十三五”规划,蚌埠市将组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载体优化、创新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结合、科技惠民推进和体制机制创新等七大工程,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通过实施七大工程全力驱动“调转促”行动计划,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蚌埠市创新办负责人赵华友表示,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一方面要坚持以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减少对企业创新创业的直接干预。另一方面,要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大的便利,着力激发创新型企业创业的积极性。为此,方案特别列出了“激励创新、包容失败”原则,就是希望在全市努力营造崇尚创新、追求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不断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