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合肥挺立潮头勇当时代先锋

25.09.2015  09:10

  放眼全球,科技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产业更新换代日趋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创新能力正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当创新驱动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答题时,合肥,这个中部城市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答卷。

        十年磨一剑。今日合肥,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共舞,小众创新与大众创新激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火热展开,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强劲的新动力。

        发掘个体资源的强实力;放射产业集聚辐射力;释放产学研“立体式”融合力;激活创新要素的活跃力……

        合肥,坚持创新驱动,从“汗水型经济”走向“智慧型经济”。

        平台创新,打造成果转化“新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研发-中试-产业化”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没有研发,中试、产业化阶段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中试和产业化,研发就难以跨越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进入大市场?合肥以全新思路开启产、学、研三者立体互动的新模式,打造产学研无缝对接的平台。

        ——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原则,打造全国标志性的创新平台。2012年7月先研院启动建设以来,已投入资金20.8亿元,一期主体工程建成使用,未来网合肥先导试验网开通,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正在加快建设;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联合共建研发平台34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各类高端人才29名,入驻工程硕士900名,孵化科技企业84家,建立风险基金2支,吸引社会资本近2亿元。

        ——加快建设不同模式高端研发平台。去年12月开工建设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去年6月签约共建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建立股份制公司运作模式,首期20个项目已洽谈入驻。去年9月开工建设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引入加拿大航空电子设备公司建立应急培训基地,设立首期3亿元基金,已筹备15个孵化项目,并实施桥梁监测试点项目。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去年8月生物经济孵化器等开工建设。

        创新平台的搭建,让企业技术研发有了“智囊团”,院所科研成果有了“大市场”,高校毕业生有了“好工作”,企业院所有了经营研发的“好人才”……在互利共赢的“立体式”合作模式中,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享发展成果。

        协同创新,构筑科技创新“新体系”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今,孤立的技术创新难以取得成效,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体系作支撑。政策、金融、合作、人才,诸多要素缺一不可。

        强化顶层设计,筑牢科技转化的上层建筑。我市修订《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法规,强化法律保障。明确“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出台打造创新高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调动人的积极性,打造人才特区。出台人才安居行动计划,实施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医疗服务、子女就学保障等办法。制定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引进团队。

        推进科技金融结合,为科技插上金融的翅膀。设立创新贷、科技保险、专利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产品,着力撬动社会资本。

        加强与先发地区科技合作,是合肥深化协同创新的又一招“妙棋”。我市加强与中关村、长三角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科技合作,与在京高校对接合作形成科技成果160项。积极承办各项科技顶尖大会,展示合肥,谋求合作。近两年,我市连续成功举办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以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年会、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成功举办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及学术大会。

        调动一切可调动资源,聚合一切可聚合要素,科技转化“新体系”日臻完善。

        大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当年,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创造出粮食生产的奇迹,更是改变了农业经济的结构;如今,中央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转型、释放社会活力,社会投资和创业创新热情迸发,其影响力不可低估。

        从北京中关村兴起的“创客风潮”,近年来迅速在全国扩散,激发了无数人的创业梦想,也开创了崭新时代。

        ——合肥经开区大学城5F创客空间内,24个创业团队集结完毕,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

        ——合肥高新区创业咖啡创客空间里,  “90后”安大学生陈天聪已经完成“口袋小安”APP软件的开发推广,软件风靡校园。

        ——合肥青年创业园中,数千名有志青年正在为了梦想埋头苦干。未来,在这群创业者中,或许会诞生更多的“柳传志”、“马云”。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合肥不断强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大力建设“一中心、三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和科研、孵化、产业基地),已入驻企业300余户。建成各类众创空间14家,总面积4.1万平方米。建成科技创业苗圃、5F创咖、梦工厂、聚变场等各类前孵化器,集聚创业企业(团队)411个、创业人员4610人。现有各类科技孵化器26家,在孵企业1259家,累计毕业企业2300多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10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合肥,创新主体正从小众走向大众,创业活动正从“闭门造车”趋于开放协同。 

    责编:童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