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围”奏效,“江淮硅谷”隆起

07.11.2015  05:24

  近年来,安徽积极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平板显示、机器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成功突围,成为安徽新的主导产业。

  受行业需求低迷影响,安徽今年前8个月原煤销售仅增长1.8%,前三季度钢材、水泥产量仅增长4.5%、1.2%。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增长,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4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

  自主创新也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活力。近年来,安徽围绕自主创新打造家电产业核心竞争力,产学研用结合开发芯片、显示屏、电机等核心部件,同时上下游拓展,构建从设计、研发到生产、检测一体的全产业链。今年前三季度,“安徽造”彩电达777万台,同比增长105%,洗衣机、电冰箱、空调产量也分别突破1200万台、2300万台和2400万台。

   体制突围:畅通产学研用打造“江淮硅谷”

  五年发明专利增加四倍,体制改革打造“江淮硅谷”,全国首创“光伏扶贫”……作为我国中西部第一个“创新型省份”试点省,安徽省五年来把自主创新驱动战略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多方面取得突破。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生产总值增长8.7%、财政收入增长10.7%,在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保持稳健经济增速和质量,其中高科技新兴产业成为主要拉动力。创新,已成为这个中部省份转型发展的“撒手锏”、谋篇“十三五”的“动力源”。

   产业突围:高新产业取代“老三样”成新引擎

  6代线、8.5代线去年共实现产值109亿元、净利润1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多元,同比增长109%……记者从合肥京东方科技公司获悉,该公司在实体经济低迷的大形势下产销两旺。

  作为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内陆省份,安徽传统的工业“大件”以煤炭、钢铁、水泥等为主。

  安徽省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尖端科研机构,但长期以来科技与产业之间“两张皮”现象突出,科研人员的成果难以转化应用于经济发展。

  近年来,安徽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打破原有束缚。 2011年,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获批享受“中关村政策”,该政策打破原有机制,以更为灵活的股权转让和分红激励等方式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与潜能,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规范、便捷的通道。

  据介绍,合芜蚌试验区实施“中关村政策”以来,已有93家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等重大政策试点,激励科研及管理人员1618人、股权10019股、金额4.47亿元。

  新机制激发科技人员更大创新动力。今年前8个月,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均占全省的60%以上,成为安徽全省创新经济的“主引擎”。今年前三季度,安徽获授权发明专利增长83.4%,数量居中部首位,增幅居全国第2位。

  为进一步畅通研发、人才、产业、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流动融合,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中科大近期共建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构筑区域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在中科大先研院,安徽省投入数十亿元,在项目申报、科研经费、人才引进、产业引导等方面重点支持;中科院系统的百余家科研单位,在这里提供创新项目寻找与资本对接的机会;中科大则调动海内外校友资源,吸收先进项目落户,并给予学生“干中学”的机会。产学研用之间的体制障碍被合力打破,协同创新的力量得到释放。

  到目前为止,中科大先研院已建立量子通信京沪干线运管中心、未来网络运营与管理中心等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10家。并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计算所、微软、Intel等海内外知名科研机构、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单元34家,投入研发经费超过1亿元。先研院内科研团队已经申请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为5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中科大先研院为先导,安徽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新体制协同创新平台,为安徽打造“江淮硅谷”提供创新动力。

   发展突围:“创新元素”成经济社会发展原动力

  5个人创立的公司,2012年6月上线,当年“双十一”卖出766万元,到2014年全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在安徽芜湖,食品电商“三只松鼠”从零起步,用3年时间圆了创业梦。在傻子瓜子和洽洽瓜子的家乡,新经济催生出新的“行业第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产品、创新企业从安徽涌现,这既得益于“新徽商”的锐意进取,也得益于安徽创新创业环境的持续完善。

  作为全国第二个、中西部第一个“创新型省份”试点省,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创新型省份建设“1+6+2”配套政策,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产业、企业、城市、体系和政策环境“五位一体”建设,实现从传统科技评审立项支持到后补助和奖励支持等“四个转变”。突出创新活力,把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重要举措。

  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今年上半年,安徽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载体达662个,培育微型企业4000多户。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3.1万户,增长13.1%,新增注册资金持续增加,其中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美元增长65.4%。

  今年以来,“光伏扶贫”在全国不少地方成为热点。这种起源于安徽的新型扶贫项目,将创新产业与扶贫脱困相结合,通过在贫困农户房顶上、庭院中安装“光伏小电站”,并网发电后能给每户年均增收2500元以上。因收益稳定、风险较小、可持续,很受贫困农户欢迎。今年6月,安徽省政府出台意见,计划今后6年帮助1000个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以及30万户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实施“光伏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