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唱响合肥品牌 五年后建成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

19.09.2016  19:34

智能语音、雷达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余力  摄   

据合肥日报报道  “十二五”以来,我市深化改革释放红利,强化创新增强动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新型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等工作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品牌日益彰显。当前,合肥正全力建设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及国家重大科学装置集群,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圈,催生一批颠覆性技术与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创新发展的合肥将实现再跨越、再腾飞。

科技创新“合肥品牌”越发响亮

五年来,我市重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新型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等,创新资源大幅增长,创新品牌日益彰显,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我市已建设院士工作站总数达25个,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由51人增加到81人,“千人计划”由26人增加到195人。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5项,较“十一五”时期增加18项。

进入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雷达、智能语音、低温制冷、核聚变与核安全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燃气轮机、65纳米制版光刻设备、五轴联动高档数控系统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成果。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形成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获批筹建,建成或启动建设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院、中科院创新院、合工大智能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院、中国农科院食品创新院、安大绿色发展院等,企业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000个,较“十一五”末翻一番。新增国家、省部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53个,总数达536个。

创新实力的快速增长,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五年来,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443户增长到1056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620亿元增加到1257.2亿元,占生产总值达到22.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50.9%、47.7%,分别达到16431件和3413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8%,占GDP比重达到3.2%;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29.95%、达到104亿元。

目前,自主创新主要指标全部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高新技术企业数由第12位上升到第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由第12位、第16位上升到第5位、第10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第16位上升到第3位,科技创新的“合肥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越发响亮。

创新驱动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合肥处于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在经济发展上进入工业化后期新阶段,更需要突出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的“换挡升级”。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条主线,突出“全面创新改革、科技开放合作”两大动力,强化“全链条推进产业创新、全要素搭建创新平台、全方位激励创新创业”三条路径,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紧密衔接、融合共生的创新生态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聚集中心,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在创新发展目标上,我市提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600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打造10个左右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到22件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翻一番,达到200亿元;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等目标。

重大科研项目促生颠覆性技术产品

多项重大科技项目写入了我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其中,我市将以大科学装置群为基础,集聚一流人才,培育新兴产业,建设国际一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国家重大科学装置集群,形成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同时,建设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围绕战略性前沿关键技术,强化重点领域的创新平台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圈,支持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力吸引海内外顶尖研发机构来肥合作发展;催生颠覆性技术与产品,开展多学科交叉探索研究,加快原创性成果、变革性技术实现产业化。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市大手笔描绘了未来五年的产业创新蓝图:全面构建创新引领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到2020年,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达到4个,形成10个以上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快培育未来先导产业,统筹实施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重大项目,形成梯次接续的新兴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王弘毅· 

原标题:合肥迈向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