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

05.06.2015  19:29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中高端发展,亟待高擎创新大旗,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我市着重强化发展科创社区、创意经济、新型服务业态等政策措施,全方位抓创业创新,全要素抓创新平台,全链条抓产业载体,全力打造“众创空间”,为全市经济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创业热潮”激荡年轻人放手实现梦想

  “现在不聊融资,不说项目,你都不好意思回寝室。”“周边同学们都在创业。”“创业现在成了‘潮’的表现。”……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推动下,自己当老板在年轻人中渐成时尚潮流。

  “开放源码软件的普及和推广,降低了创业的技术门槛,冒险家也就多了。”去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的赵荣乐称,现在开发APP越来越简单。“那些在微信朋友圈里很火的游戏,一个大学三年级的程序员花两天时间就可以写出来。即便相对复杂的游戏,开发周期也不过两周时间。所以,有技术、有想法的大学生愿意创业。”如今,他和有创业热情的同学们已经带着项目入驻科技创业苗圃,踏上了“创业之旅”。

  在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创业苗圃内注意到,在楼层里活跃的大多是稚嫩的面庞。“别看他们年纪小,有的已经谈下数百万级的投资了。”科技创业苗圃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称,这个主要面向大学生的“孵化器”,旨在为创业者提供零成本的创业办公环境和相关服务,提供孵化培育的公共空间,帮助创业者实现由创业项目到公司的蝶变。

  科技创业苗圃相关负责人表示,“创业者不需要交一分钱,只要你的创意与科技创新相关,并有一定的前景,我们这里就会给你最多12个月的时间,让你‘孵化’。”她介绍,学生创业者在一年的时间内往往能让自己的项目更加成熟,更具竞争力。

  合肥积极打造“众创空间”,努力打造新型创业空间,建成了科技创业苗圃、5F创咖、梦工厂、IC咖啡等各种类型的前孵化器,近两年已培育了创业团队103个,孵化企业28家。同时,探索线上线下孵化模式,扩大有形的孵化空间,正在建设各类孵化器近10家约100万平方米。此外,通过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让创业者的“idea”变为现实,最后投入市场产出经济效益。

  “创新浪潮”袭来自主创新助推产业“高大上

  在今年5月份举办的第九届中博会上,科大讯飞的语音翻译、人脸识别和“互联网+社会服务管理平台”等创新产品备受关注。其中,“互联网+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实现应用,让过去一个社区的服务窗口从8~10个减少到2~3个,过去需要10~30天才能办结的事项,现在1~3天即可完成。近日,阳光电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与阿里云在智能运维、能源互联网等领域进行合作。“互联网+”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自主创新爆发出的强大动能,助推全市经济迈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今年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226.2亿元,同比增长14%,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态势,产值占全省的比例为35.3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0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占全省的比例为35.85%。

  我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足政策强力支持。2014年度,市财政安排语音专项配套资金1.59亿元,目前已全部兑现到位。今年,又安排专项配套资金约1.5亿元,从产业政策、增资省信息产业投资公司以及重点示范项目应用等各环节予以支持。而在今年新修订的“1+3+5”政策体系中,我市也明确规定对智能语音、公共安全、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按设备投资额的12%给予补助。

  创业促创新,创新助创业。当前,“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正呈现出“只有更新没有最新”的发展势头,一股强劲的转型升级大潮正在激情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