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宝:法官书记

03.09.2014  17:54
 

  

      宿州市区与砀山县朱楼镇邵庄村相距200多公里,然而两年多过去,刘小宝依然还是分不清自己是在法院还是在邵庄村,因为两年多时间里,邵庄村给刘小宝留下太多太多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记忆。法官与一座村庄,与村民的距离有多远?刘小宝说,虽然两年多过去了,“我的心依然与邵庄村的村民贴得很近很近”。刘小宝是宿州市中院执行局的一名法官,两年前,他被组织选派到砀山县朱楼镇邵庄村任第一书记。

  凝聚人心带出坚强有力的班子

  英国诗人说4月是最残忍的季节,2012年,刘小宝就是在这一年的4月来到砀山县朱楼镇邵庄村,刘小宝不是诗人,但是他知道一切美好都需要力量和坚持,懈怠和退缩都将会在一年伊始的季节被残忍地抹杀。在他来邵庄村以前就知道,邵庄村不是个“简单”的地方,班子和人心都很“复杂”。但是刘小宝一直把邵庄村当作他人生中的一块“画布”,他有信心在这块“画布”上画出自己最满意的图画。

  刘小宝出生在农村,但是对农村工作他却是一片空白。刘小宝深知“勤能补拙”的道理。刚到村里,刘小宝就与村干部和村民成了“哥们”,察民情,知民意,识民心,短短几天就把邵庄村的“家底”情况摸个清清楚楚。对农村工作只靠一腔热情不行,还需要一些“套路”,刘小宝如饥似渴的研读有关农村工作方面书籍,在理论上武装自己,刘小宝内外兼修,融会贯通,很快在农村工作上摸索出一套既符合村情又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

  “人心齐泰山移”,刘小宝知道人的凝聚力的重要性,凝聚力来自信任和坦诚。为此刘小宝把打造阳光村务当作取信于民的工作来抓,制定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定,实行党员和群众代表议事制度,村里的事大家办,提升群众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脚踏实地为群众谋福利

  “要想富先修路”。邵庄村一条通往国道的村路由于年久失修,严重阻碍村民通行和经济发展,成为村民心里的“”。多年来,村里也希望把路修好,但是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刘小宝上任后,知道村民的所需所盼后,决心一定要把路的问题解决好。为了筹集资金刘小宝没有少跑路,多次找到公路局、交通局等多家单位协调,最后又找到扶贫办,终于把项目落实了下来。为了保质保量的尽快把村路修好,刘小宝没日没夜的奔忙在施工现场,两年时间,在刘小宝积极努力下,村里两条长约4.5公里的“泥水路”和“扬灰路”变成了高标准的“水泥路”。为了解决邵庄村庄内涝问题,刘小宝带领群众新修村内下水道280多米,让一泡“猫尿”都能淹着的邵庄村,此次没有了“水患之忧”。

  做好示范增强群众发展经济信心

  如何引导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小宝上任伊始就决定,以点带面,用示范做引领,推进全村村民经济提速。选派资金是组织上给予选派干部特别的支配资金,就是让选派干部选准项目,选准“”,放大资金酵母作用,促进全村群众发家致富。刘小宝根据选派干部“六要”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把50000元选派资金投放到致富能人——大棚水果种植专业户黄柏常的大棚水果种植项目上。两年来由于刘小宝的50000元资金注入,给黄柏常大棚水果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黄柏常先后扩大生产面积,增加了水果品种,由原来的2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50亩,年收入100多万元。黄柏常致富后,发挥示范作用,无偿为本村村民提高技术,同时成立了邵庄村水果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把水果销往全国各地,打响邵庄村水果品牌,现在邵庄村水果生产年产值由原来的300余万元,增至500余万元。

  为了大地的丰收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后,村集体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水利实施几乎处于“荒废”状态,随着年久失修,集体经济时代修建的水利设施全部报废。旱能浇、涝能排的愿望成为奢望。2013年春天,邵庄村恰逢多年不遇的旱情,刘小宝听说村里的一口机井年久失修,井壁坍塌,已经不能使用,全村的几百亩小麦无法浇灌。当时由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没有了农业专门资金,水利项目也停止审批。旱情就是命令,旱情就是责任。刘小宝把邵庄村机井损毁,邵庄村村民因为旱情心急如焚的情况,向市法院的领导作了汇报,院领导对刘小宝的“难处”非常重视,经过党组研究,决定资助邵庄村一万元。一万元到村里,刘小宝和村民一道马不停蹄,组织人员对损毁的机井进行修复,经过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个报废的机井焕发活力,源源不断抽出汩汩甘甜的井水,邵庄村几百亩干渴的庄稼解除了旱情。为了做好配套,彻底解决邵庄村土地的排灌问题,刘小宝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又先后争取50余万元,修建两座桥涵,“瘫痪”的桥涵重新发挥作用。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两年来刘小宝以躬身为民的情怀和辛勤的汗水,赢得邵庄村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交口称赞,为邵庄村在美好乡村建设的绚丽画卷上书写一笔最亮丽的色彩,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根本宗旨。这两年,刘小宝在选派工作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以优异的成绩递交了一张人民法官在选派工作中的闪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