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取消奥赛加分奥数班热度不减 高校仍看重奥赛成绩

26.05.2015  07:24

  日前,我省高考加分政策出台,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中包括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以及体育特长生、科技类竞赛、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取消奥赛加分后,奥赛“降温”了吗?安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有余力的学生们对奥赛的热情并未消退,而面向小学生的“奥数班”也没有受高考政策影响而遇冷。

   三保送生均奥赛获奖

  日前,我省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政策正式出台,这其中明确规定了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巧合的是,同一天,省教育厅还发布“2015年保送生拟录取名单”,共10人,其中8人被清华大学录取、2人被北京大学录取,这10人里,合肥的保送生3人,均为合肥一中学生,他们三人在高二时就分别在生物、数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拿到一等奖,并进入奥赛国家队集训。

  记者采访了这三位保送生,他们早已丢下高中课本,预习大学课程了。“我这两个保送清华的学生陶润洲和束欣凯,即使没被保送,相信他们也能考上清华,因为他们总排名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两人的班主任、合肥一中杜敏老师说。

   高校仍看重奥赛成绩

  尽管取消加分,但在奥赛省赛中取得不错成绩,同样会受到高校青睐。教育部明确表示,“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2015年全国共有90所试点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从招生简章看,大多数高校都在报名条件中提到竞赛类获奖。比如,今年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明确三类考生可报考,分别为具有各学科竞赛突出特长的学生,以及研究创作类和突出才能类。中科大要求“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同时优先接受在数理化奥赛中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含)以上奖项的毕业生报名。

  老师们普遍认为,只要高校依然认可奥赛成绩,有学科特长、对奥赛感兴趣的同学,仍然会投身其中,通过奥赛获奖证书证明自己的“实力”。

   小学奥数班热度不减

  高考取消奥赛加分,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开设的“奥数班”,会受到多少影响?

  安徽商报记者接连采访几个奥数班,发现依然火爆,几乎没有受到高考新政影响。合肥一家比较知名的奥数培训机构的百花井校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暑假即将到来,面向小学生的奥数班报名已快满额。

  在采访中,也有家长明确表示,送孩子上“奥数班”,并不是为了今后作为升学“筹码”。一位小学生家长宋女士就表示:“奥数能非常有效地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好处。”宋女士强调,“至少我们家真没有把奥数与高考挂上钩。对小学生来说,高考还太遥远。”

   -微评

  一项权威调查显示,83.6%的公众支持改革或取消奥数,74%的人认为,“奥数可以作为升学、择校的捷径”是“奥数热”愈演愈烈的首因。奥数被异化,毁掉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应试和分数为目标,用题海战术、强化培训,让学生向高分狂奔,向考试冲刺。

  权威专家对此忧心忡忡:“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尽管如此,无助、无奈的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仍视奥数为升学的一个重要砝码,即便不很情愿,也不敢轻易放弃。变了味的奥数,亟须走出功利主义的泥潭和应试教育的误区。而奥赛与高考加分脱钩,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