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明中都遗址午门内发现明初道路

08.07.2016  18:03

  中安在线讯 据市场星报报道,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凤阳明中都遗址发掘是我省为配合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行的发掘项目,从2015年8月正式开始。近期,为配合明中都皇故城午门广场及门洞内地面的修缮,省考古研究所对午门内门洞地面进行发掘清理时,发现了明代初年修建城门时在门内铺设的道路。

  明中都城共有三道城垣,最外为郭城,周长约30公里,开九门;其次为禁垣,周长7.67公里,开四门,分别是承天门、北安门、东安门、西安门;最内为宫城,周长3.68公里,与禁垣对应也开有四门,宫城的四座城门分别为午门、玄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午门是宫城的正南门,其正中有三座券门,两侧各有一个掖门,掖门正对的各有一座翼楼,使得午门的整体形状呈“”字形。这种结构与南京明故宫、北京明清故宫的午门几乎完全一致。

  经过清理发现,明中都午门内现地表为近代历年铺垫的渣石层,其下是约为清代时期铺垫的细黄土层,土质非常坚硬,局部含有碎石块。该层下是明初原始地面,均以灰砖铺砌。中间三个主门洞内地面铺法基本一致,铺砖方式为:于中部铺设宽约1.2米的主道,主道两侧砖块错缝横铺。铺砖的砖缝内均用白色灰浆紧密粘合。发掘时还在明代铺砖下做了约1米宽的横向解剖,掌握了铺砖以下的夯土结构,以及城门须弥座下的基石情况。此次发掘首次揭露出午门门洞内明初的铺砖地面,获知其铺设方式,以及铺砖以下的三合土垫层与夯土基础的情况,对于深入了解明中都午门的建筑形制和筑造工艺有着重要价值。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俞宝强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