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农业科技支撑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06.01.2016  10:32

去年以来,凤阳县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放大园区产业规模和特色。按照科研、生产、营销、服务配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思路,合理布局种养、加工、营销、物流、休闲观光以及配套服务等产业,加快形成一体化产业体系。着力引进、培育一批龙头型、科技型、税赋型、带动型重大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该县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到重中之重位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四良结合”与农机农艺融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与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生态农业研究所合作,在小岗村建立了专家合作体系,小麦、玉米攻关取得显著成效。二是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15个乡镇农技站的新建、改造和服务设备配套完善全部到位。组建了由232名农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指导员队伍,采取“1+10连N”的方式,在全县建立了2955个示范户,带动了3万多个辐射户。社会化服务实现全覆盖。三是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组织农业、气象、农机和电信等部门密切合作,建立了乡村干部、农业经营大户、科技示范户的气象、技术等服务的短信平台机制。四是提高农机装备应用水平。新组建水稻育秧工厂15个、农机综合服务公司23个全县24个,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水稻、小麦低茬收割、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提供了支撑。水稻、小麦的低茬收割、反转灭茬、秸秆打捆等技术推广运用,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该县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大力开展以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为特色的主要农作物高产创建;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加大农业科技成果和配套技术的集成示范与综合示范;引导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以高效、可持续、智慧化、设施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培育一批科技致富新典型;发挥农业科技人员优势,做好技术服务、科普传播和送科技下乡等工作,全方位、多途径为各类农业生产主体提供技术咨询与市场信息服务。(王玉宝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