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学者”值得我们尊敬

27.07.2015  16:11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到底生于何年何月何日?来自颍上县的冯传礼老人研究管子近30年,提出管仲的确切生日应在公元前723年,该结果经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演算证实。(详见本报今日5版)

        既然孔子都尊崇管仲,那么把我们管仲视为“安徽第一人”,就有了值得自豪的依据。颍上县冯传礼老人研究管子近30年,卓有成效,他给我们的自豪又增加了一份踏实感,令人敬佩。一位农民能在冷门学问中研究到这一步,值得所有人学习。

        管子生日,是两千多年来专家学者都不能不重视、却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被冯传礼老人攻克了。尽管基本依据只是民间的世代口头传说,但至少我们能从这份对学问的追求中,看到一个孜孜不倦的平凡人,最终能够走多远。

        当一个人真正热心于学问的时候,很多我们平常看重的物质条件,都显得次要了。因为在冯传礼老人的行动中,笔者看到一颗怀有追求的心的“吸引力”,没有这颗心的强大感召,一切条件都不会来。所以,这颗心就是“第一条件”。由此我们一般民众也可以树立信心:在读书、做学问的事情上,只要念念在兹,必有回响。

        冯传礼老人作为一位年迈的农民,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学习与承传,付出了巨大心血。在获得社会承认之后,我们也许有必要密切关注他的物质生活。笔者相信,安徽人有能力好好供养这位为我们争得自豪的“农民学者”。当然,“农民学者”的称呼并不严肃,笔者只是想突出其现实生活遭遇,因为我们有必要给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学者,以生活的安定感,好让他进一步研究学问。

        如果这个社会能使一切真正醉心于学问的人衣食无忧,那将多美好!这不仅是对人的尊重,更是对学问的尊重与推进。在古代文化的学习与承传层面,这样的关怀与帮助尤其必要,因为当代中国人在此淡漠太久,遗失甚多,所以每一位冯传礼老人,都有星火的意义,他不仅承传与发展了古代文化,还有可能点燃我们民众对祖先文化遗产的热情,进而凝聚我们万众于一心,塑造一个真正有“中国味”的中国。 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