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标兵用上无人机 《安庆日报》

09.03.2016  10:08

一年时间服务周边农田万余亩 


        2月25日上午,天气晴朗,太湖县小池镇新华村村民陈学良和妻子正在家中院子内擦洗、调试形似“飞碟”的植保无人机。去年4月,陈学良买了太湖县第一架农药喷洒无人机,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已服务周边农田万余亩。 

  陈学良是太湖县知名的农机大户,并多次被省相关部门表彰为全省农机大户标兵。

  在当地村民眼中,陈学良是一个勇于创新、不断尝试、始终坚持现代农业的传奇人物。

  今年37岁的陈学良,15岁便在县城一家机械修理厂做学徒,4年后回家开了家机械修理厂。“当时农村家家户户种田,我家只有5亩田,但插秧、打药、收割全都是人工操作,农民的负担非常重。”陈学良说,那时起,他便开始利用修理厂废弃的摩托车发动机“捣鼓”各种农业器械。

  传统的手持镰刀弯腰割稻会导致腰疼,陈学良尝试利用柴油机、刀片、铁杆等制作出背负式割稻机,人可以站在田地里割稻子;制造出柴油机动力打稻机,一个人即可完成脱谷环节;其它地方开始引进收割机割稻,他开始研究原理,自制收割机;传统的育秧、插秧过程非常累,他先后采用软秧盘、硬秧盘育秧,引进插秧机进行机械化操作。

  在不断尝试、创新的过程中,陈学良承包的田地越来越多,从最初的5亩逐渐增加至700多亩。2007年,他还牵头成立了金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机械化操作一直是他的梦想。他是一个不计较成本的人,只要耕作能省力,他都去尝试。”陈学良的妻子余争荣告诉记者,那些年家中耗费的摩托车发动机数都数不清。

  在引进无人植保机喷洒农药之前,陈学良一直使用自制的柴油版大型农药喷雾机喷洒农药。

        “科技创新的成果运用到农业中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的无人机每次可装载10公斤药水,一次飞行10分钟,一天可喷洒300至600亩地,相当于30至100个人的工效,而且大大提高了农药利用率。”陈学良说道。 

  从最初的创新自制到后来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如今的陈学良,离他的现代农业梦越来越近。陈学良负责的金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拥有收割机、育秧机、轮脱机、植保无人机等大型设备160多台套和一个机械化育秧工厂,积极服务周边农业生产,并跨区作业,年服务面积超过1万亩,基本实现了水稻、小麦、油菜的播种收割全程机械化。(摘自:安庆日报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