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滞销,难道只能用爱心来解决吗?该如何化解?

09.11.2014  21:20

      ·10月中旬,甘肃礼县苹果因冰雹灾害滞销,包括《食品界》总编姜昆、全国新农人联合会毕慧芳、攻城网、安徽农网等一批知名微博大V积极参与,帮助大力推介苹果,使礼县苹果事例成为“微博助农”成功典型。

      ·2014年11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一爱心企业将蔬菜茴子白免费赠送给市民。据了解,由于寿阳县茴子白滞销,该爱心企业得知消息后,购买了20吨茴子白,于8日下午3时在太原市东缉虎营18号免费向市民发放,每人限领2颗,送完为止。现场排队领白菜的市民约有千余名,队伍长度达到200余米。感人。

      ·近日,保定易县柿子滞销。得益于媒体的报道,易县柿子卖难现象为外界了解,各地经销商纷纷前来收购,帮助果民解难。为保证运输、销售畅通无阻,该县开辟了柿子销售的“绿色通道”,对运输柿子的车辆给予特殊优待,交警组织运输柿子车辆优先通行。目前,滞销柿子已售出3/4。

      ……

      纵观今年的农产品市场,滞销声此起彼伏,蔬菜、水果、中药材等更是滞销频发的重灾区!上述的几个案例,由于爱心人士的帮扶,成功解困打开销路,却只是极少数营销成功的案例!更多的滞销农产品只能送进冷库,甚至眼睁睁烂在地里。农网君不禁要问:农产品滞销,难道只能用爱心来解决吗?又该如何化解?

      滞销原因

      农网君个人认为,农产品滞销主要原因有四类,一是产业布局规划没做好,导致市场供应过剩;二是产品自身有不畅销的因素,比如品质不佳、天灾人祸;三是消费大环境不好,今年受“八项规定”等影响,部分果品、蔬菜的消费受影响较严重;第四点就是营销问题,或是“养在深山人未识”,也可能是农户重生产不重市场,终端的宣传没做好。而无论哪一种,短时内急需的都是对接市场!而有限的市场,在对待海量的滞销农品时,也只能依靠“爱心”来弥补短板!

      有何对策?

      其实无论哪种形式的滞销,都可以用“营销”来解决。那么问题来了,滞销农产品会有哪些有效的营销对策呢?众所周知,同质商品,可有多种营销因素组合。不同的营销因素组合则会产生不同的市场效应:畅销、平销和滞销。对处于滞销状态的农产品,则必须通过拓宽需求面、增加价值的途径使之转为畅销!

      一、主动对接市场,拓宽需求面。
      由于农产品大多是生鲜,具有不耐储存的特性,所以农户如没能提前做好销售对接,那么在滞销发生时,务必第一时间积极寻找市场资源。周边的大小农贸市场、农业经纪人、农产品加工厂、大饭店、食堂等等,一定多跑多问多上网、发布供应信息,哪怕价格不高甚至只是保本,能第一时间找到下家就是极大的胜利!同时,包括安徽农网在内的各大门户网站,均建立了农产品滞销帮扶通道,农户在积极寻找市场时,联络有影响力的帮扶平台,仍然是当前极为有效的营销途径!以上三起成功案例,均可归功于主动对接市场。

      二、挖掘商品的心理需求面,增加价值。
      对同一商品来说,消费者需求发展的趋势是:心理需求的比重逐渐超过生理需求。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也正反映了上述趋势!因此,在农产品营销上,也要努力挖掘商品心理需求面,说白了,就是对产品进行更好地宣传与包装!比如同样是卖砀山梨,仅仅作为普通水果销售是一个层次,如果深度发掘“砀山梨”的地理优势、品质优势、养生优势甚至是文化优势,那么消费者在购买时,同样会为这些商品潜在的内涵买单!以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商品心理价值,最终达到增大商品价值的目的!当然,通过网络“滞销帮扶”这样的方式,也同样算拓宽商品的心理需求面,只是极少出现价值的增加。比如上述的“礼县苹果”,通过对当地苹果遭遇天灾、农民受困这样的事件进行宣传,博取了广大消费者的爱心,从而赢得了市场。

      三、改变销售方式,另类营销。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只鸡被分割成几块出售,这对于处理滞销商品很有启示。有些商品作为一个整体是积压商品,把整体商品的某些部位、零件或一部分分割开来,单独销售,反而比较好销。比如,整鹅滞销,可能很少有人问津,就可以把鹅肝拿出来单独卖。这叫做“化整为零”,相对应的,还可以“化零为整”。还有一种销售模式,叫做“易地销售”。由于各地消费习惯、经济状况各不相同,有些农产品在这个地方市场销路不好,并不意味着在其他地方销路也不好。现在,借助于电子商务,生鲜商品的易地销售也已经愈加便利,相信一定可以为部分滞销农品解燃眉之急。此外,另类的营销模式还有很多,比如故意夸大滞销产品的既有缺点,以达到物极必反的效果,使之成为滞销产品的畅销特点;以物易物,采取产品交换的方式解决卖难的问题,等等等等。越来越多的好做法,都可以为滞销农产品的处理带来好的参考。一句话:一勤天下无难事,总能找到好途径!

      今天农网君的一番话,仅仅是针对既有滞销农品的应急处理而言,充其量算是“授人以鱼”。但归根结底,“滞销”这样笼罩在每一个三农人心中的阴影,农网君更希望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发生!从大局来看,生产经营主体应当找准市场再进行生产,同时做好市场营销,实现供与销的平衡才可以正本清源!那基于这一点出发,作为农业行业门户,农网君在为滞销农品摇旗呐喊的同时,其实更应当反省,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关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布局与发展,引导产业良性发展,“授人以渔”才能真正找到破解之道!让天下农人丢掉“爱心助农”这根拐杖,而不是借助拐杖进行营销,才是真的共赢!

( 来源:安徽农网  作者:曹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