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银在全省农业系统秸秆农业综合利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03.06.2016  01:40
 

(2016年5月27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做好今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强化担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秸秆既是农作物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又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2014年我省实施严格的禁烧政策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在千方百计为秸秆找出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的难题。实践表明,受技术、经济、政策等条件的制约,在众多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中,秸秆机械化还田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它既是堵疏并举减少秸秆大面积焚烧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一项保护环境、培肥地力、藏粮于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农业部已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方案中,明确把秸秆还田作为六大机械化生产环节之一进行示范推广,各地农业、农机部门要提高认识,强化担当,把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摆上和“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技术方案,一同部署和落实。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抓好各项措施落实,扎实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圆满完成“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任务。

二、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扎实做好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一)完善技术规范。 依托各类示范项目开展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和种植模式的秸秆机械化还田研究与示范,形成与上茬作物收获和下茬作物播种作业相衔接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配合农业部门开展秸秆还田后土壤结构变化、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的监测研究,提出相应的农机技术措施。在省农委印发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统筹前茬收获、秸秆还田、打捆离田、后茬播种等各个环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发布适合当地耕种模式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规范。

(二)强化宣传培训。 要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标语横幅以及出动宣传车、服务队等多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现场演示、入户指导等途径,抓住关键时机,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田间地头,主动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按照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农艺要求,围绕机收、秸秆粉碎、埋茬深耕、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等关键作业环节,扎实开展农机农艺技术培训,切实落实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规范,提高还田效果和播种质量。

(三)落实扶持政策。 今年我省继续把8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秸秆压捆机、免耕播种机、旋耕播种机等秸秆还田相关机具作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机具,同时在对秸秆粉碎还田机和玉米收获机实行敞开补贴的基础上,增加了捡拾压捆机、深松机等敞开补贴品目。各地要合理安排购置补贴资金,保障农民购置秸秆还田相关机具的需求,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安排相应资金,对敞开补贴机具中央补贴资金不足部分进行兜底补贴。继续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鼓励购置大型复合机具,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四)培育作业市场。 引导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签订合同,开展秸秆还田(离田)集中连片作业,实行收、耕、种一条龙服务,做到前茬作物成熟一块、抢收一块、秸秆还田(离田)一块、下茬作物播种一块,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将秸秆禁烧奖补资金用于秸秆还田或打捆离田的作业补贴。条件成熟的地区要及时发布秸秆还田、打捆离田的作业市场信息,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秸秆还田、打捆离田的跨区作业,培育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市场,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努力扩大作业面积,提高作业质量,增加秸秆机械化还田、离田作业效益,调动广大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手生产积极性。

三、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全面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

目前,全省自南向北已进入油菜、小麦收获季节,“三夏”农业生产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在推进秸秆还田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确保收、种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机械装备、天气变化、土壤墒情等综合因素,统筹收获、还田、离田和播种各个环节,结合实际有序推进秸秆还田或打捆离田。要积极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预案和准备,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想得更多一些,把措施和办法想得更细一些,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动员农机经营服务主体、协调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夏收夏种和秸秆还田工作。

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已经即将全面展开,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农业部和省农委关于“三夏”农业生产的有关部署以及本次视频会议精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集中精力,密切配合,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和全面完成2016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