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农交会举行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振兴发展论坛

16.09.2018  04:34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9月15日下午,合肥农交会举办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振兴发展论坛,邀请农业专家和企业家共话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振兴发展大计,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食调出省份之一。安徽农业素有改革创新的传统,农村“大包干”发端于安徽,农村税费改革起步于安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孕育于安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率先在安徽探索试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繁荣农村,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出台扶持政策,明确工作路径,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取得积极成效。

  农业产业化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引擎。随着劳动力结构的深刻变化,农村“386199”部队十分普遍,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经营主体显得尤为紧迫。农业产业化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模式,以及现代管理、市场意识和法治观念,移植复制到农业农村,辐射带动了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培育造就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6万家,农民合作社9.5万个,家庭农场8.5万个,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781个,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

  增加农民收入是衡量“三农”工作成效的标尺。农业产业化通过提高生产经营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价值;通过将农业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进而实现产加销、贸工农各环节有机结合,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育壮大,拓展农业发展空间;通过把农民在各产业链条上组织起来,进而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截至去年底,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1;在农业产业化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民收入增长9.6%,居全国第五位、中部第一位。

  农业产业化将先进生产要素、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原料等资源有效结合、优势互补,从而突破工农脱节、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搭建工农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平等交换的平台,是实现城乡互动融合的重要载体和联动发展的推动力量。截至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3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9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66个,为打通资源要素导入农业农村的通道,发挥了示范作用。

  论坛嘉宾认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既是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的可靠载体,也是促进农民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要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着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工程”,即引进一批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县,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一批全国同行业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联合体),培育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成效,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彭旖旎 史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