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图书馆数百册图书期刊免费送给一线农民工

28.01.2015  19:54
摘要 : 昨天是腊八节,安徽省图书馆与合肥市图书馆联合,把400册图书、200册适合农民工阅读的期刊、100套春联礼包及100份文具送到一线民工手中。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民工对“书香”的渴求让他们很意外,他们愿意把这种公益活动常态化。

    老祝(左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提起农民工兄弟,您的脑海里可能还存有“很苦很累”“讨薪难”等名词,事实上,如今大部分“新民工”本着一技之长,收入并不比写字楼里的“白领”们低,他们最缺的其实是“精神食粮”。昨天是腊八节,安徽省图书馆与合肥市图书馆联合,把400册图书、200册适合农民工阅读的期刊、100套春联礼包及100份文具送到一线民工手中。      □农民工说      陈乐明:在老家很喜欢读书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经开区紫云路与翡翠路交口附近的中建四局第六公司一工地,来自六安霍山的农民工陈乐明今年40多岁,他脸色黝黑,戴着安全帽在工地里来回奔忙,鞋上全是厚厚的泥巴。记者与他一聊天才知道,陈乐明在家乡还是一个茶厂的老板。“现在正是炒茶淡季,我就出来打工了,当农民工是我的‘副业’。”陈乐明说。      陈乐明在这里干活有一个多月了,他算了一下,几千元的收入自己是稳赚了,可闲下来的时候也很着急,因为老家的“精神食粮”无法带到工棚里。“我在老家喜欢看书,有的是小孩上大学时积累的,自己也买了一部分。”说起家里的书,陈乐明不喜欢用“册”这个单位:“我家的书已经有好几百斤啦!”      祝传江:想看一点法律书籍      陈乐明说起自己的“精神食粮”时,年近6旬的农民工祝传江则在一旁默不作声。过了好半天,他才和记者说,自己也是六安人,来合肥打工有十多年了。“去年4月份,俺在别的工地干活,操作的那个机器突然就把俺的这根手指切掉了。”祝传江说,受伤后,自己和那家工地却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跳槽来到这里后,他一边打工一边和工友学点东西,“一个月我也有五六千块钱的收入。”      祝传江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赶紧学点保护劳动者的法律知识:“俺来到这个工地干活也快一个月了,俺也想学他(陈乐明),多看看书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必要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啊。”      刘峰:学习为跟儿子沟通      40多岁的刘峰干活很出色,深得包工头的信任。“他挣钱和合肥的白领都差不多了,而且他很有学问。”包工头说,“我们都很佩服他。”      刘峰说,他来自肥西,学历并不是很高,可儿子很争气。“我孩子在合肥168中学上高中,明年就高考了,很有希望考一个好大学。”刘峰说,为了能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大学,也为了跟孩子能有共同语言,自己努力干活挣钱的同时,也抽空学点知识。“孩子学习哪里出问题,我至少能看得出来,也好跟老师们沟通。”刘峰说,农民工并不一定都是干脏活粗活的:“我们是很有追求的,也盼着学习知识呢。”      责任编辑: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