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养父病重 劝领养的女儿找亲生父母

05.04.2016  19:28

中安在线讯 据阜阳新闻网报道,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界首市陶庙镇赵寨村的赵新环兄弟和养女赵小兰已相处了二十余年,彼此照顾,亲情早已超越血缘关系。

而今,年届七旬的赵新环病重,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养女赵小兰,“她的亲生父母还没找到,自己去后,又苦了”。

赵小兰则说,多年相处,她已把养父和叔叔当成最亲的人,无论能否找到亲生父母,她都会奉养他们终生。

“爸,该吃药了。”听到赵小兰的声音,躺在太和中医院集团界首中医院病床上的赵新环心里很不是滋味。

五年前,赵新环因脑梗塞留下后遗症,随着年龄增大,症状也越来越严重,几乎不能自理。而距医院十里开外的老家里,年过六旬的弟弟身体也每况愈下。这下可忙坏了赵小兰。

“兰兰原本在浙江打工,每个月也能挣两三千块钱。”赵新环说,因为要在家里照顾生病的自己和弟弟,从春节后就在病床前忙碌,家里的收入来源一下子断了。

“白天在医院里照看我,晚上还要回去照看他二叔。”说到这些,赵新环直抹眼泪。1994年出生的兰兰,已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看着这名女孩在老人床前忙前忙后,不嫌脏不嫌累,很多病友都羡慕赵新环。

“兰兰不是我亲生的。”赵新环说出真相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亲生儿女也不过如此。这让赵新环心里更不是滋味:我们兄弟俩时日不多,要是有一天去了,兰兰不又孤苦伶仃了?

想到这里,他就三番五次叮嘱赵小兰去寻找亲生父母,“这样你们骨肉团聚,今后也能互相有个照应,我们就明目了。”

实际上,早在上一次赵新环脑梗塞重病时,他就把真相告诉了赵小兰。

1994年农历三月十二一大早,赵新环兄弟俩去界首城买番茄秧子。他们走到颍南“竹木行”(曹庄)路段时,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子将一名裹着棉被的婴儿放在一个纸箱里,周围围了很多人。

女子自称婴儿是她捡来的,自己也不想养了,还说孩子很健康,希望有人认养。

赵新环回忆出很多细节,当时小女婴的脐带都没干,因为兄弟俩一直没有成家,也考虑到女婴可怜,俩人决定抱养她。

之后,一个头发胡子都有点斑白的男子很热情地帮着兄弟俩,把装着婴儿的纸箱绑在了赵新环的自行车后座上,那名女子还将身上一件蓝色衣服搭在了纸箱上。斑白发须的男子还一直送他们到陶庙附近的一个路口才分开。

后来,赵新环兄弟给女婴起名赵小兰,一直没成家的赵氏兄弟和赵小兰“一家三口”相依为命多年。

“他们待我比亲生女儿还亲。”赵小兰说,“从小到大,没啥收入的养父一直没缺过自己钱花,要啥都给买;早些年,家里生活条件不好,他们总是省吃俭用,想着法给我弄好吃的”。

“俺俩老农民,也没啥本事儿,兰兰跟着我们受罪了。”赵新环总是感觉没能给赵小兰更好的环境,亏欠太多。

“他们对我好得不能再好了!”赵小兰却说,养父和叔叔都是农民,他们都是好人,对他们的养育之恩今生无以为报,一定会为他们养老送终。

她说,以前,对自己被遗弃曾怨恨过生身父母,如今,在养父和叔叔不厌其烦地开导下,赵小兰这才接受寻找亲生父母的提议,对自己的身世也释然了。

前一阵,养父逼得紧,赵小兰还在“宝贝回家”公益寻亲网站上登记过信息,但没有消息。

“最近,界首当地新媒体‘界首发布’也发布了相关寻亲信息,下一步,我准备到派出所再了解点情况。”赵小兰说。

“寻找亲生父母是为了圆养父一个心愿。”赵小兰说,多年相处,她已把养父和叔叔当做最亲的人,无论能否找到亲生父母,她都不会离开二老,会奉养他们终生。

相关线索

关于当时的线索,赵小兰说,因为时间很久,当时的纸箱已经没有了,包她的棉被也找不到了,自己最早的照片也是小学时期的证件照。而她本人也没有明显的身体特征可以辨别,线索只能是当时状况的描述。

时间:1994年农历3月12(公历4月22日)清晨8点以前;

地点:界首市颍南竹木行路段;

特征:

1.包裹婴儿的被子正面为红底,中间有白点和羽毛图案,背面可能是鹅黄色条纹图案;

2.一个可能是装香烟的纸箱子,一件搭在箱子上的蓝色衣服;

3.血型:O型。

如果您有线索,可以和颍州晚报联系(电话:2256110)。

原标题:养父病重 劝领养的女儿找亲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