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爱农情怀 担当兴农责任 努力谱写“大别山道路”的崭新篇章

20.10.2015  11:12
坚守爱农情怀 担当兴农责任  努力谱写“大别山道路”的崭新篇章 

我校隆重召开“大别山道路”30周年纪念大会

          本网讯  10月18日上午,我校在金寨县隆重召开“大别山道路”30周年纪念大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我校原党委书记、原校长江泽慧教授,安徽省人大副主任陈先森,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夏涛,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司长胡章翠,国际竹藤中心常务副主任费本华,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程艺,省农委主任孙正东,六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云飞,六安市委副书记、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省发改委副主任杨明,省林业厅巡视员程鹏,省科技厅副厅长陆秀宗,省农科院副院长朱永东,六安市副市长王安义、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副校长Louis Swanson,我校原校长沈和湘,现任校领导宛晓春、李恩年、裴树东、马传喜、姚佐文出席纪念大会。校长程备久主持大会。

 

 

     

      三十年前,我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织开展科技扶贫大别山活动,创建“金寨大专班”,首开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之先河,拉开了“大别山道路”的序幕。举办纪念大会,回顾总结“大别山道路”30年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精神,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探索校地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江泽慧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战在“大别山道路”一线的广大教师校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国农林教育科技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她从倡导者、见证者、践行者等层面,回顾了“大别山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她指出,实践充分证明,“大别山道路”是一条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办学育人之路,是一条契合经济社会需求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时代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

 

 

江泽慧希望我校以“大别山道路”3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勇担历史重任,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提升办学水平,为我国农林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更多高水平的农林科技成果,把“大别山道路”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地方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先森指出,“大别山道路”既是人才培养之路,也是科技创新之路;既是办学之路,也是服务之路;既是强校之路,也是兴农之路,展现了农大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全程贯彻了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需求导向。举办纪念活动,是对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新时期扶贫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也是推动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构建扶贫大格局的积极探索。

 

 

陈先森强调,要更加坚定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建设一流农业大学。认真研究农业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规律,审视和明确办学方向、理念和思路,推动学校发展与时代对接、与社会需求接轨,切实增强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要更加主动担当兴农强农的历史使命,引领安徽农业发展。坚定不移走“大别山道路”,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打造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人才库、创新源和“智库团”,全力全面服务和引领我省现代农业发展。 

 

 

雷朝滋指出,“大别山道路”不仅是安徽农业大学的鲜明办学特色,也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总结,他希望我校更加坚持“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高素质、有本领、接地气的现代农业人才;更加强化协同创新意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源和成果库的作用,强化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充分利用好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这一平台,努力构建具有安徽农大特色和安徽区域特征的新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他希望我校进一步总结办学经验、创新办学模式、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内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学校与地方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和协同发展,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胡章翠指出,安徽农业大学坚持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将论文写在安徽的山山水水,推动了大别山区林业实现多种经营、立体开发。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通过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有力支撑了安徽省生态质量提升、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油茶产业和竹产业的发展,为安徽的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她希望我校在认真总结学校“大别山道路”做法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结合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用科技的力量实现精准扶贫,把革命老区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充分利用省局共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她表示,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将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我校大力支持。

 

 

程艺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关心支持安徽教育事业以及安徽农大发展的国家部委领导、省领导和省直有关单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30年来,安徽高校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已经从一家一户的个体帮扶发展为校地校企全面合作,从单纯的经济帮扶发展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支持,从少数院校的针对性服务发展为全省高校的广泛参与,从对产品生产的单一环节的支持发展为向产业链的全面延伸。他表示,发展的希望在教育,扶贫的重点在扶智,省教育厅一定会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要求与部署,更加注重发展老区的教育事业,积极组织全省高校帮扶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他希望我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总结办学经验、创新服务模式、深化综合改革,打造“大别山道路”升级版,把江淮大地作为人才培养的“大熔炉”、作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作为奉献社会的“责任田”。

 

 

孙正东指出,安农大始终坚持立足安徽、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和使命,一如既往地服务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往情深地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涌现出很多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安农大紧扣新时期省委省政府“三农”政策,紧贴新时期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紧扣大别山人民脱贫致富的期待需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模式,强化政策激励,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积极引导师生投身大别山、奉献大别山,使“大别山道路”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使“大别山道路”这块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实现了自身办学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双丰收,探索了政产学研推一体的服务模式,探索了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他强调,要以纪念活动为契机,走好“大别山道路”,为大别山现代农业发展、为老区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做出新的贡献。

 

 

孙云飞指出,“大别山道路”是一条拓荒之路、奋进之路,安农人坚持做科教兴农、科教兴皖的大力倡导者、奋力开拓者,扎根老区,情系“三农”,用科技的要素、创新的思维,为老区的发展送来了致富的法宝、引来了源头活水;是一条奉献之路、一条致富之路。安农人把老区作为第二故乡,让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田头,让人才走出校门服务三农,辛勤耕耘的科技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不仅为老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农业科技队伍,而且引领老区数十万贫困人口走向致富之路,在老区发展和扶贫史上落下了深深的印记;是一条希望之路、一条幸福之路。老区正处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处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时期,要进一步弘扬“大别山道路”精神,进一步坚定“大别山道路”的价值取向,让“大别山道路”迸发出新的光芒。

 

 

Louis Swanson对我校与金寨县合作取得的诸多成果表示祝贺,他简单介绍了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模式以及与我校的合作发展,他指出,“大别山道路”取得的成果,体现了地方政府与大学各领域的人才、科技等合作,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范例,为新型农业推广体系的探索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蓝本,对地方农业大学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祝愿我校与金寨县携手并进,加速发展,共创一条富有生机活力的康庄大道。

 

 

宛晓春代表学校致辞,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坚守在“大别山道路”一线的广大师生和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他系统回顾了“大别山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他指出,“大别山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过程,30年来,“大别山道路”构建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和协同发展的“四大体系”,提升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科学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度、社会服务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别山道路”彰显了地方农业高校的责任与使命,既是学校的价值取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未来的前景必将更加光明。他强调,拓展新时期的“大别山道路”,必须抓住地方需求这个导向,必须抓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这个载体,必须抓住协同体制这一关键,紧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紧贴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着力推动“五个加快”,努力谱写“大别山道路”的崭新篇章,为服务美好安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程备久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学校将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不动摇,主动担当兴农强农的社会责任,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所让党和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江淮大地的父老乡亲满意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努力为服务安徽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等部委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省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省农委、林业厅、省农科院等省直单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领导,全国首批10 所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高校代表,金寨县现代农业产业联盟首席专家,“金寨大专班”的教师、学员代表,媒体代表,六安市、金寨县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我校校直各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等参加了大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