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安区着力做好民俗文化保护和利用

07.07.2016  01:35

近年来,金安区高度重视,强化举措,不断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完善公共设施,成立协会,为民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组织与场地保障。为给民俗文化开展活动提供便利,全区22个乡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实施免费开放,部分文化站在传统节日前夕组织开展舞龙、灯歌、锣鼓书、传统舞蹈等民俗文化活动的排演工作。东河口镇成立了非遗保护协会,翁墩乡成立了翁墩乡剪纸协会,张店镇成立了张店镇民间艺术协会,一品斋毛笔成立了制作展演中心,其中东河口镇非遗保护协会于2015成为了六安市首批非遗传承基地。

二是深度挖掘、加强整理与保护。全区现有“六安锣鼓书”、“邀大岭”、“六安灯歌”3项省级“非遗”项目;“一品斋毛笔”、“翁墩剪纸”、“大红袍油纸伞”、“烙画”、“六安谚语”、“六安婚俗”、 “六安锣鼓书”、“邀大岭”、“六安灯歌”9项市级“非遗”项目;“东石笋野茶”、“布包干”、“三十铺板鸭”等17项区级“非遗”项目和首批市级非遗传承基地—金安区东河口镇非遗保护协会。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建立“非遗”传承人发掘、培养和保障制度,确立省级“非遗”传承人5人、市级11人、区级22人。对省市级传承人给予经济补助,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授徒传艺等多种形式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四是加强宣传,做好各种展演与传播。利用大型文化活动开展宣传展演。其中《邀大岭》连续3年参加了大别山歌会、六安山水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在今年全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前夕,东河口镇非遗保护协会在朱蕴山纪念馆门前广场成功举办“文明初祖神农法像登位暨皖西苗、汉、回族《邀大岭》祈神农礼乐告祭大典”。《六安锣鼓书》新编曲目《三进婆家门》《张二宝办低保》成为“送戏进万村”保留节目;一品斋毛笔、翁墩剪纸、大红袍油纸伞参加省市各类非遗展。

五是加强融合,促进文旅发展。  加强文旅融合,将民俗文化融入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建设和形象展示。在毛坦厂镇建立了大别山民俗风情馆,将《邀大岭》表演与大华山庙会相结合,包装打造一品斋毛笔、大红袍油纸伞、翁墩剪纸等一批富有金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