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公司成立半年坑全国173人 已有六人被警方批捕

21.02.2017  22:32
  2016年12月,江西人陈女士来到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刑警二队报案,称自己接到合肥一家名为安徽盈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员来电后,总共被骗4万余元。经蜀山警方核实,该公司成立半年多以来,诈骗全国各地受害人173名,诈骗金额共计220余万元。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但“两化融合”也常会被不法分子精心“包装”,偷梁换柱进行诈骗。
  民警调查得知,被骗者不止陈女士一人,盈拓公司的负责人和业务员骗取来自全国的多位受害人,方式就是让受害人交钱办理所谓的“终身产权”。被骗最多的是一个来自湖北孝感市的受害人,缴纳了16万元,最低的也缴纳了5000元,平均下来每个受害人被骗4万元左右。
  接到受害人报案后,办案侦查员在此后近一个月时间里,都一直在为这个案件调查取证。办案侦查员装扮成客户,多次到盈拓公司位于合肥市潜山路办公地点秘密走访,获取了该公司主要成员,以及业务员的身份信息、公司的组织架构、行骗方式等。为避免引起对方怀疑,民警并未打草惊蛇。
  在取得确凿证据后,今年1月10日,蜀山刑警二队办案民警前往盈拓公司办公场所,并从公司负责人电脑中查到了173名受害人的信息记录,发现该公司骗取受害人钱财共计220余万元,“这么多钱都是成立公司半年时间之内骗来的。
  民警对现场抓获的十余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审讯,他们对行骗事实供认不讳。该公司由6名年轻“股东”创办,这6名犯罪嫌疑人来到合肥之前,曾在上海经营同样的公司,也曾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
  2016年5月,6名“股东”逃窜到合肥,花钱办了这个网站平台。该平台其实只对受害人开放,让受害人在这个封闭的“网站”上查询到盈拓公司上传到平台上的信息,使受害人默认为自己确实在一个全国认证的“平台”上,实际情况是,只是受害人自己能看到,其他外人都看不到。
  此外,民警还在盈拓公司查到多块伪造的牌匾,以及一份“APP认证服务备案证书”,该份备案证书上显示有“中国国家互联网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字样;认证有效期为“2015年6月30日到2025年6月30日”。该备案书上,还显示有官方查询网址,落款还用括号标注有“以本网址查询为准,非此网址全属假冒”等字样,用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而“中国国家互联网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其实就是一个虚假的机构,根本就不存在。
  民警表示,在对受害者进行讲课时,嫌疑人也会把概念“偷梁换柱”,很有诱惑力和煽动性。
  根据民警的统计,受害人来自全国各地,民警也正在逐一通知他们,并尽量为他们挽回损失,“除了新疆,其他省的基本都有。
  此案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并在2月18日被批捕,目前仍有相关涉案人员在逃,民警正在进一步抓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