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离市民还有多远

25.04.2016  18:08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接踵而至,不少城市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建立自行车公共租赁系统,缓解交通压力,切实解决市民出行难——

 

   市民呼吁:何时能租公共自行车

  早在2013年12月28日,合肥市首批试点公共自行车项目曾在政务区正式启动。当时共设置4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分别是位于南二环与潜山路交口的华邦世贸城站、天鹅湖广场站、怀宁路与天鹅湖路交口的合肥广电中心站以及潜山路与祁门路交口的新地中心站,主要分布在天鹅湖公园周围。自行车全部实行租赁制,市民只要办一张租赁卡就能租车,租骑4小时内不收租金,超过4小时的每小时收费2元。然而,这一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运行时间不长,不知为何很快夭折了。

  4月10日,记者在天鹅湖北岸看到,一处标有公共自行车“市政广场”站点的车棚内,竟然停放着10余辆电动车,但“合肥公共自行车项目介绍”“租车卡服务指南”等标示牌依然张贴在车棚显眼处。一些充电刷卡设备上落满灰尘,操作间已废弃。

  在天鹅湖边,正在带孩子玩的市民汪大颍告诉记者:“两年前好像听说过这里可以租公共自行车,但自己没租过,后来不知怎么取消了?其实,能租骑公共自行车对市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出门方便,如逛公园、逛街、到市区办事等,不用开车或打的,也不用挤公交,既缓解交通压力,还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呀。 ”

  同样,在休宁路与潜山路交口的一处“公共自行车租赁处”,车棚内也是空荡荡的,没有一辆自行车。里面的存车设备被损坏,钢化玻璃也碎了。 “淮北市都有了公共自行车,为什么省会城市合肥反而没有呢? ”来自淮北市的上班族方海燕对记者说,“现在打车难,坐公交车挤,开车又堵又不好停车。如果有了公共自行车,平时出门就不用开车了,每个月还省了不少汽油费。 ”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人都希望合肥能恢复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不少大学生都为该项目停办感到惋惜。

   专家建议:绿色出行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智能公共自行车在国外已很普及,国内也在大力推广。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都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南京、武汉、杭州、长沙等很多省会城市也都拥有成熟的运营经验,我省芜湖、淮北、池州等地级市也先后积极推进。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和省会城市的合肥,在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也应尽快推进公共自行车建设项目。

  今年1月,在合肥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唐文水建议,公共自行车已成为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名片和城市科学管理的象征,合肥市应优先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使其成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有益补充。他认为应尽快组建市公共自行车筹备实施机构,研究制定合肥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特别是城市道路改扩建,考虑自行车专用通道。从人员出行较为集中的大中小学校、商场、地铁口以及城市周边的景点入手,逐渐延伸,实现市域范围全覆盖。

  有关专家认为,公共自行车租赁体系建立是延伸公交服务,方便市民出行,解决“出行难”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既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方便广大市民强身健体,降低出行成本等。目前已运行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城市,多采取政府委托专业企业建设和运行管理运营模式,即“设备租赁、服务外包、市场运作、政府监管”。这样的模式虽能有效减轻项目建设前期投入压力,但对企业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合肥市蜀麓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舒娟告诉记者,公共自行车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既能缓解交通拥堵压力,也使市民出行更方便、更健康,对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将发挥重要作用。

   部门回应:正在调研将有序推进

  2014年12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第七条提出: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城建成区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要求,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按照每平方公里100辆左右的标准投放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应分区、分类布设在换乘枢纽、公交(地铁)站点、绿道驿站以及学校、医院、商业中心、集中居住区和集中办公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周边,并合理设置标识、标牌,方便群众使用。

  今年3月6日,新修订的《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试行)》正式实施(以下简称《通则》),《通则》提出,建立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均应设置自行车道;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建立与公共交通衔接良好、便捷、高效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住宅小区则结合主要出入口布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在轨道交通、BRT和常规公交站点100米范围内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与站点同步建设。

  省住建厅城建处工作人员胡璞说,目前我省已有芜湖、马鞍山、淮北、宿州等9个地市推广公共自行车建设项目。就合肥而言,建设公共自行车需要在老城区取消部分路边停车位,让出自行车道,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系统性研究。省住建厅大力倡导低碳绿色出行,积极推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合肥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共自行车项目是完善城市公交网络的一项系统工程,市民关注度高,必须科学规划、系统谋划。一旦启动,就必须能很好地为市民服务,如果盲目推行,可能会给骑行市民带来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该局客运处马处长告诉记者:“几年前,合肥政务区建的那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因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规划审批,也未经招投标,所以被叫停了。针对当前一些市民和有关人士的提议,我们将抓紧调研,力争早日启动公共自行车项目。 ”

  题图:在合肥市天鹅湖北岸,公共自行车“市政广场”站点内,停满了电动自行车。(记者 孙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