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皖江奔涌创新潮

20.04.2016  15:19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经济日报记者 许红洲摄

  安徽拥江近海、承东启西,是长三角辐射内陆的前沿区域,也是长江中游地区东向发展的必经要道。在安徽,长江流经416公里,长江干流航道343公里,岸线全长759公里。安徽又是传统工业大省,沿江分布着钢铁、有色、石化等重工业。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保护,安徽不断创新发展观念、改革体制机制,落实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长江岸线资源新举措,努力提升生态建设新水平,正在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铜陵:“三市联创”破解“资源诅咒”

  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强化顶层设计。铜陵转型,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节能减排和循环发展为抓手,倒逼产业升级环境改善,效果显著。尤其在产业发展上,铜陵坚持深耕细作原有传统优势产业:一方面改造升级,一方面以此为基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让新旧产业无缝对接,新旧动能自然转化

  铜陵,因铜得名,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与所有资源型工业城市一样,长期大规模开采后的铜陵,遭遇“资源诅咒”。2009年,铜陵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到2013年,铜陵成为中西部唯一的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双示范市,连续两年蝉联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评优秀等次第一名。

  铜陵的华丽变身,是怎么做到的?

  “铜陵的转型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铜陵对于‘一铜独大’的产业结构一直有忧患,较早就开始强调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铜陵市委副书记、市长倪玉平接受《经济日报》采访组专访时说:“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对自己的城市、产业、企业发展方向有清醒的认识,找好抓手,选对路径,真抓实干,才能有成效。”

  3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铜陵有色循环经济工业园的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我们创新升级脱硫系统工艺,目前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值仅为国家标准的20%。”总经理左永伟介绍说,铜冠冶化每年把排放的3万吨二氧化硫全部回收,开展余热发电,进行热电联产。

  “产业转型是城市转型的主线和支撑。铜是铜陵的根基,铜产业是主导产业,我们的思路是‘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倒逼产业改造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倪玉平告诉记者,去年铜陵的铜材加工量达到158万吨,超过电解铜产量27万吨,进入铜业延伸加工新时代。

  在铜陵超远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0多台钻孔机正在同步自动化钻孔操作。“我们生产的高精密印制线路板用于电脑、手机、汽车、工业仪器等领域。”董事长黄志远告诉记者,围绕蓬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拉长丰满铜基新材料深加工产业链,铜产业未来空间将无限大。

  目前,铜陵以铜基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快速成长,并延伸拓展到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关联产业。去年,铜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2.9%,位居安徽首位。

  铜陵以扎实推进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双示范市建设为契机,逐步形成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城市“三市联创”系统推进城市转型的思路和格局。

  “铜陵一方面开展领跑资源城市产业低碳发展行动,在安徽省率先开展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制定全国首个主要工业产业能耗限额管理地方标准;一方面实施大气、水、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努力打造生态城市新形象。”铜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江娅说。

  “十二五”期间,铜陵以年均4.5%的能源消费增长和逐年下降的污染排放,支撑了年均11.0%的经济增长。

  在铜陵,“资源诅咒”正在被打破。

  芜湖:“尊重规律”成就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必须按照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规划和实施。从芜湖实践来看,政府部门要做的是,增强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预见性,努力创造良好宽容的环境,促进各种创新要素优化配置

  芜湖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地方。在这个沿江三线城市里,“无中生有”的奇瑞传奇、方特神话,令人惊叹。

  这几年的芜湖,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也在转型升级,在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最快,芜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

  自主品牌机器人是芜湖继奇瑞、方特之后要打造的下一个“产业传奇”吗?芜湖能让一个又一个产业迅速脱颖而出的要诀在哪里?

  走进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工厂,一排排黄色的机器人正在自己“嗨玩”,360度旋转着,硕长手臂灵活地上抓下取前伸后探。“这些是正在做120小时满负荷测试的6关节机器人。”埃夫特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帷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埃夫特去年实现销售1200台,保持国内自主品牌机器人出货量第一地位。“机器人市场前景无限,但国产机器人产业正在起步阶段,目前最关键的是要突破应用。”张帷介绍说,埃夫特的市场策略是从卫陶、家具等细分行业切入,做到专注极致。

  2013年12月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启动,埃夫特第一个签约落户。目前,围绕构建机器人全产业链目标,产业园已集聚56家企业,整机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系统集成企业等快速加入,形成面向汽车、机械、家电、冶金、轻工等应用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芜湖培育和发展机器人产业,紧紧围绕全产业链按要素统筹高效推进。技术研发上,组建了3个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了一批院士、国家级专家工作站。资金上,构建多元化投入新机制,专门成立滨江智能公司作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融资管理平台。应用推广上,出台鼓励和补贴政策。为了吸引、留住、培育各梯次专业人才,芜湖更是大手笔大投入,提供补助、保障居住,还与德国合作进行职业教育。

  记者采访发现,沿长江各地以至全国其他区域许多城市都在高调规划机器人产业。那么,芜湖的优势在哪里?

  “作为一个三线城市,除了老工业城市制造业优势外,芜湖优势并不明显,还有缺乏人才的劣势。”芜湖市机器人产业推进工作小组组长、芜湖市政府副秘书长张东说:“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开放融合和产业协同发展,给了芜湖机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踏踏实实认真干。”

  而在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柴震等外地到芜湖创业的人看来,芜湖研究判断产业的超前眼光、把握机遇舍得投入的魄力、对待创新创业的开放包容和执著用心以及朴素踏实的作风,都是芜湖独有的魅力。

  马鞍山:护驾港口经济健康发展

  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开发,是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马鞍山作出了有益探索。对港口码头不动产物权进行有效确认,对岸线使用进行公开招拍挂,不仅可以使岸线资源经济价值利益最大化,还使岸线的使用公开透明,避免过度、无序开发

  3月19日,马鞍山郑蒲港新建码头。细雨初歇的长江江面薄雾氤氲,不时传来汽笛声的大型货轮远远近近地从容游过。

  “这是我们去年年底开埠运营的一期工程,有3个5000吨级兼顾2万吨码头,其中1个是集装箱专用泊位。”郑蒲港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马成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郑蒲港拥有长江深水岸线24.5公里,其中一级岸线9.5公里,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最后一个待开发的万吨级深水港。

  “为了促进港口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港航管理局加快创新体制机制,以此服务和引导企业集约利用资源,突出绿色发展。”马鞍山市港航管理局局长左年文说。

  去年9月底,马鞍山为该市长江港口有限公司公用码头颁发了全国首张“港口码头”产权证。这一突破性举措,首次对港口公共码头工程水工建筑物办理产权登记,不仅有利于港口企业盘活资产、扩大融资功能、增强发展能力,更是创新港航建设投融资体制的积极探索。

  “40分钟完成港口码头产权证办理,4天2000万元抵押贷款到账。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获得第2张“港口码头”产权证的安徽中洋金顺港口码头董事长虞文金告诉记者,下半年打算再增2台门机,提升码头等级。据左年文介绍,这项工作已逐步常态化,将在全港范围内开展码头产权登记。

  去年10月,马鞍山又在全国率先实现港口岸线有偿化使用。“我们对全市10家码头岸线进行了评估,长江太平府港区200米岸线使用权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607万元成功出让。”左年文说。这一创新举措,以招拍挂的方式实现港口岸线有偿使用,让市场在岸线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实现港口资源效益最大化,进一步促进港口经济健康发展。

  合肥:探求巢湖综合治理新路

  大型湖泊综合治理是浩大系统工程,也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湖泊治理的理论、技术等都处于探索之中。巢湖综合治理思路清晰,敢于创新创造,科技含量高、资金使用效率高、运作体制高效,治理进程和效果超出预期,为全国湖泊水系综合治理作出了示范

  天空蜀岭遥遥出,日落巢湖浩浩来。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最大水域面积约825平方公里,流域内大小近90条河流在湖泊调蓄后经裕溪河注入长江。

  巢湖也是全国重点防治的“三河三湖”之一。作为受人类干扰强烈的大型浅水湖泊,巢湖长期以来水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频繁迅速爆发。而如今,涓涓清水,汇入湖泊;巢湖岸边,绿植叠翠、水鸟飞翔;环巢湖旅游大道上、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内,游人如织。八百里巢湖美丽生态画卷正在展开。

  “2012年合肥全面启动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014年7月,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8月,环巢湖获批创建我国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区。这两张‘国字号’名片是对合肥近年来‘生态优先、城湖共生’理念的充分肯定,是对巢湖综合治理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钟俊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仅仅几年,巢湖的治理进程和效果为何就能超出预期?“这首先得益于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高位推动。”合肥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范观兵介绍说,2011年8月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合肥由此确定“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发展定位,成立了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巢湖综合治理的顶层设计和统一指挥。

  从此,巢湖综合治理拉开大幕。合肥在理论体系、体制机制、关键技术和工作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湖治理新模式。

  “首先在理论体系上,深入分析巢湖水污染形成原因,对症施策,形成清晰的治理思路。最终明确了‘控制增量、削减存量、扩大容量’的总体策略和分区策略,着力实施环巢湖道路桥梁、防洪、航道、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入湖截污、旅游开发等八大工程。”合肥市环巢湖办工程师宋兵说。

  体制机制上,严织密布制度网,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对工程调度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季检查”,开展第三方巡查。对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全程廉政监督。

  关键技术上,从控源截污、流域治理和能力建设三方面归类创新,形成了符合巢湖特点的技术体系和核心技术。比如,控源截污方面,集成了包括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在内的点源收集处理技术,包括雨水促渗等在内的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等。

  “巢湖综合治理,带来的不仅仅是巢湖水质变好,也促进了环湖农林牧渔花木产业的优化升级;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合肥整个城市面貌和产业结构。”合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森说。

  (经济日报“探访长江经济带”安徽采访组 采访组成员:记者 徐立京、白海星、许红洲、文 晶、乔金亮、温宝臣 执笔:许红洲)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