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督察考核"两个办法"

12.11.2015  12:10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确保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省直单位全面深化改革督察考核办法(试行)》、《省辖市全面深化改革督察考核办法(试行)》,对考核的对象、内容、程序、评分标准以及考核结果运用作出规定。

  “两个办法”提出,督察考核对象主要是承担年度改革任务的省直牵头单位和各省辖市。督察考核内容主要是改革方案是否科学、改革举措是否有效、改革推进机制是否有力、改革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省直单位督察考核办法规定,既要对年度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进行督察考核,做到全覆盖、不漏项,又要抓主抓重,紧盯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对省委改革领导小组年度重点督办改革任务,要围绕方案制定、举措落实、实际成效及存在问题开展专项督察。每年遴选若干项已经推开的重点改革,采取委托第三方评估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施效果、社会满意度和群众获得感等开展绩效评估。市一级主要任务是全力抓好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做好自选动作,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改革亮点。

  “两个办法”明确,督察考核程序要坚持督办督察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确保改革方向、质量、进度整体可控。督办督察重在过程督促,要求考核对象定期开展自查自评,各专项小组加强本领域改革跟踪调度,省委改革办进行督察调研和沟通协调,引导各方面把功夫下在平时。年度考核重在结果评判,成立考评组对省直牵头单位、各省辖市年度改革工作进行综合量化评价。考核评判上要加大改革推进落实和实施成效考核权重,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为强化考核的刚性约束,“两个办法”注重与现行考核制度有机衔接,督察考核结果分别纳入省直机关效能建设考核、省政府对各市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考核就跟进到哪里。省委适时出台省直单位和省辖市全面深化改革督察考核办法,是建立健全改革工作推进机制的重要举措,向全省传递了狠抓落实的坚定决心和改革攻坚的必胜信心。当前关键要发挥好督察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做好跟踪调度、督办督察、盘点对账工作,强化对改革实施方向、进度、质量的动态把控,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务必压紧压实责任。抓工作的关键是落实,抓落实的核心是责任。 “两个办法”坚持分类考核,重在压实责任。对省直牵头单位,重点督察考核改革方案是否科学、改革举措是否有效、改革推进机制是否有力、改革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对16个省辖市,重点督察考核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任务情况、改革实施效果、改革工作机制建设情况。各地各部门要把责任扛起来,把发条紧起来,聚焦聚神聚力抓改革,尤其要对照改革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抓好任务分解,盯紧责任主体,跟踪实施进度,做到凡事都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干,真正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

  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务必持续传导信任。督察考核既传导责任、传导压力,也传导信任、传导动力。 “两个办法”坚持督办督察和年度考核、定量评分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客观公正评价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并将督察考核结果纳入省直机关效能建设考核、省政府对各市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各地各部门要看大局、明大势,坚定改革攻坚的决心和信心,增强推动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把严和实的作风贯穿到改革全过程,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改革韧性,加大推进力度,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安徽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宝贵经验,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关键举措。省直牵头单位和各省辖市要以“两个办法”出台实施为契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协同推进,不断汇聚改革攻坚的强大合力,奋力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局面!

[ 编辑: 郝倩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