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吴建军的茶叶合作社发展之路

03.08.2015  13:44
      全国劳动模范、农民致富带头人吴建军出生在绩溪县上庄镇与歙县交界的高山上,这个名为竦岭亭的村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自幼家境贫寒的他,在生活艰难的磨砺中,也养成了大山一样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优秀品格。2007年初,时逢茶产业被县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绩溪作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茶产业资源,凭多年打拼经验,让他看到了发展茶业的空间和致富的商机。经过多方调研,决定创办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为乡亲们趟出一条兴茶富农的新路子。2008年冬天的一场雪灾,茶园大面积受冻,不少茶农近乎绝望,这对合作社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让茶农重拾信心,他冒着寒风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地介绍合作社免费送茶苗、免费培训、保底收购的保障措施,和茶农一起分析前景,给他们送上“定心丸”。为了更有说服力,他决定把上庄村作为农民茶叶致富的样板,在合作社扩股时优先吸收有责任心的贫困家庭入社,先入社先受益,上庄村王元远户是村里的贫困户,入社之前一年茶叶收入不到3000元,入社后经过培训和实际操作的传帮带,仅仅三年茶叶收入就达到1.3万元,比入社前提高了4倍多。合作社带动社员、社员带动农户,该村的其他农户茶叶平均收入也比之前翻了一番。为了保证茶叶品质,合作社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一直以高标准组织生产管理,使产品质量、安全处于行业的制高点。同时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创建全国茶叶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对区域内的茶农实行统一供种、供肥、供药,尤其对社员在“金山时雨”的引种、种植、生态肥和生态药使用及采摘标准的执行上一丝不苟,对未尽《章程》义务的坚决退还股金、取消社员资格,做到奖惩分明,并成立了合作社服务中心,做好宣传示范,使合作社的诚信度不断提高,真正成为社员的温馨之家。随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茶农入社的积极性日渐高涨。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先后被命名为“宣城市十佳专业合作社”、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成为安徽省最具影响的专业合作社之一。2009年,获得了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世界绿茶协会名茶最高金奖,还作为安徽省唯一企业代表受邀参加“中国—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国际研修班”……

      目前,合作社有机茶生产基地6000余亩,绿色食品茶生产基地9000余亩,5个茶叶加工厂、100多台套机械设备,固定资产达1600万元,年生产金山时雨及毛峰、炒青等各类茶品100余吨,年总产值超过3300万元,利税达600万元。合作社不仅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也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动绩溪茶产业迅猛发展,短短七年时间,“金山时雨”茶产量从2007年的不足20吨提高到2014年的400吨,全县茶叶总产值也从2300余万元增加到1.17亿元。

 

      品牌化经营:抢占市场的一部宝典

 

      创名于清道光年间的“金山时雨”,原名“金山茗雾”,产于上庄镇上金山。2008年,绩溪县政府授权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申报“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吴建军深感责任重大,经不懈努力,申报工作通过国家农业部等部门的一系列严格考评,并于2010年5月划定海拔高度相同、而且气候土质条件相近的家朋、荆州等8乡镇为“金山时雨”生产区域,使金山时雨成为安徽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茶叶产品。为提升地理标志区域内茶叶的总体品质,他以安徽农业大学作为技术支撑,聘请安徽省首席茶叶专家、博导夏涛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建成“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驻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专家工作室”。在短短的的几年时间内,就获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其中省科技成果登记1项,发明专利5项。2010年以来先后举办30余期培训班,参训茶农达4000余人次。在省技术监督局的指导下制定了“金山时雨”茶叶安徽省地方标准,并相继完成了QS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央视七套“科技苑”栏目连续播出了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生态“金山时雨”基地建设和制茶工艺的专题片,使“金山时雨”跃身为安徽省最具影响的茶叶品牌之一,2013年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叫响了“金山时雨”品牌后,他重点把品牌效应体现在农民的增收上。在茶叶收购时对茶农实行即时返利,社员交售同等质量的茶鲜叶,每斤收购价比比周边茶农高出6元/公斤以上,比非社员优惠5-12%,为茶农年增收800余万元;到年底还根据合作社的盈余按社员股份和交易额再进行二次返利。

      品牌创新的“组合拳”,让合作社活力迸发,也让茶农真正尝到了入社的甜头。为扩大基地更好地发挥带动效应,他先后与8个基地单元乡镇签订茶叶对接收购合同,覆盖面积达到4.08万亩,社员茶叶户均收入2.3万元,最高的达9万多元,其他茶农的茶叶收入也比两年前增长90%以上。

 

      跨产业延伸:农民增收的一条康庄道

 

      在发展过程中,他深深体会到,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更有实力带动乡亲们致富。2012年,他根据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又组建了机械化服务合作社和油茶专业合作社,社员也从原来的不到400户增加到790余户。在发展“金山时雨”茶叶主产业的同时,他又开始把触角向其他产业延伸。油茶是绩溪县近两年来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也是吴建军“金山时雨”主业之外的另一个主攻方向。全县新栽油茶树1.6万亩,改造老油茶林8000亩,已形成2.4万亩油茶园规模,进入全省35个油茶发展重点县之列。为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他在建立2000亩油茶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决定利用原有闲置厂房新建绩溪第一条先进的精制茶油生产线,并在合肥等地设立了经营网点,为当地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产业在延伸,宏图正描绘。总投资3000万元,涵盖发髻形“金山时雨”、兰花形“金山时雨”加工区域等瀚徽茶产业文化园已进入筹建阶段;金山时雨专卖店也陆续在合肥、上海、南京、泰州等地落户,一个包括网络平台建设在内的高起点、强有力的销售网络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