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选全球“绿色名录” 看黄山保护管理

17.11.2014  13:45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黄山风景区与五大连池国家风景名胜区、唐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一同入选该“名录”。

  黄山是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区,被世人称之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人类生态第一山”。三十多年来,该景区认真恪守《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严格遵照“量身定做”两个法规和规章(建设部批准实施的《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 -2025)》和省人大修订的《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要求,大力实施景区资源保护提升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在国内同类景区当中独创“全山,全员,全年”森林防火、建成高山水网、迎客松和黑虎松实行专人守护、古树名木保护 “一树一策”、景点封闭轮休、生态景观修复、垃圾下山、净菜上山、改变燃料结构、污水统管统治、游客换乘、客流削峰填谷等有效保护管理方法和模式。归纳起来,始终做到了“四个坚持”:

  坚持“最美黄山”的观念。坚持对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地质公园进行严格保护的意识。通过强化“保护第一”的理念,确保黄山这幅“神奇、幻化的美丽画卷”世代传承,在遗产资源、地质资源等方面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的保育措施。

  坚持“生态黄山”的观念。严格保护遗产资源、地质资源所赖以生存的整体环境。遵循可持续旅游原则,依托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与之相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高级旅游形态。

  坚持“依法保护”的观念。十分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管理,积极履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风景名胜区条例》所赋予的职责。建立了涵盖景区保护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保障体系。

  坚持“科学规范”的观念。提炼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并通过《总体规划》体现出来:平衡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公众教育与游客体验;统筹区内与区外发展;展示特色性与文化性;处理好理论前瞻性与现实操作性。

  黄山风景区继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之后,先后荣膺首批“文化与景观保护管理国际荣誉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目的地管理奖”、亚太旅游协会“旅游业社会责任奖”、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心“世界优秀景区目的地”、“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实验区”等荣誉称号。近些年,启动了“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观测区黄山工作站建设”、“全球环境基金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加入了“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和“亚太旅游协会。

  目前,黄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已达84.7%,植被覆盖率超过93%,有野生动物323种,高等植物1805种,黄山松1000万余株,1019个景观资源;空气负氧离子年均值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瞬间峰值达到26.7万个;PM2.5日均浓度最小值为2微克/立方米。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为黄山风景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黄山风景区党委、管委表示,将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要求,以景区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国际化”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全面提升景区生态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始终做到思想理念超前、科技水平保持一流、硬件设施再上台阶、管理机制更加有效,努力成为全人类山岳景区的保护典范。(方立华、叶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