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文化惠民 带热文化消费

24.08.2015  23:54

    “9月上旬,安徽大剧院和合肥大剧院分别安排了哪几场黄梅戏?优惠方式和去年一样吗?”听说第二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将要拉开帷幕,合肥供电公司职工朱志恒,赶忙打电话咨询起来。他说,去年的活动,他看了《女驸马》《妹娃要过河》《惊天一兰》三出黄梅戏,着实过了一把瘾,票价比电影票价还便宜,非常实惠。

  2014年9月19日至12月19日,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成功举行,城乡居民享受到一场能看、能听、能玩、能买的“文化盛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2304万人次参与文化消费,消费总额90.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 “在参与人数、文化消费实效、影响力等方面,今年的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都将有新提升。 ”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

  追溯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动因之一出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课题。 2013年,我省国民生产总值达1.9万亿元,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按照相关理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居民会产生强烈的文化消费意愿。然而,2013年我省居民文化消费虽有提升,但人均文化消费仅占全部消费的6.8%,发展型、知识型、智能型、欣赏型文化消费水平偏低。这既有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消费平台缺少等原因,也有居民文化消费习惯远没有养成的重要因素。鉴于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文化体育消费和健康养老消费、旅游消费等作为新的重要消费增长点,并要求增加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渠道、设立百姓进行便捷优惠消费的平台。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应运而生。

  “不仅要解决老百姓‘看什么’的问题,还要让老百姓‘方便看’‘看得上’。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组委会副主任董庆说。他介绍,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一个重要创新,就是把政府的扶持引导资金由过去补贴供给端、引导产品生产,转向直接补贴消费端、惠及城乡群众、拉动文化消费。

  如何把1000万元的财政补贴资金用好,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打实”的优惠?如何做到公平公开、方便快捷、可控可查?经过广泛调研,省组委会在运行平台上找到了“创新点”——利用现有的中国银联全国性营销系统,在企业、商户和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一个高效、便捷的平台。消费者无需另外办卡,只要持62开头银行卡在图书、报刊、电影院、戏院等特约商户中消费,即可享受单笔立减5元至30元的财政补贴,从而实现参与公平化、补贴精准化、引导可控化。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扩大文化消费,不仅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促消费,还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省直工委党校教授李宪奇认为,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不仅直接带动了文化消费,更重要的是释放“溢出效应”,促进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省城文化演艺消费潜力很大,但市场培育还有一个过程,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文化惠民消费季就是一项很好的扶持和引导活动,低票价高质量的演出既惠民乐民,又培养了市民购票习惯。 ”安徽演艺集团董事长张居淮高兴地说,在今年3月至5月举行的“安徽新创精品剧目展演”活动中,主动购票的市民明显增多。

  作为财政部、文化部确定的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省份,我省也在积极探路,力争创造更多“安徽经验”。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正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合作,在文化产品的适销对路、消费优惠的操作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证,力争在实践中探索出拉动文化消费更加有效的路径和方法。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