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四个精准”推进扶贫行动

27.03.2017  04:23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在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市委统战部长的支持下,芜湖市工商联主动作为,与市委组织部在全市行业、异地商会中广泛开展了“在‘双联系’中共同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全市各县区工商联、行业(异地)商会纷纷行动起来,主动与“三方共联”的市直单位对接联系,共同商议共建计划,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在“双联系”中共同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就是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总体部署下,把民营企业的帮扶纳入到全市脱贫攻坚整体规划中,与市直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共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脱贫攻坚合力。通过组织“上门对接,共商扶贫计划”、“上门慰问,同献温暖爱心”等活动,我们深深感受到商会组织、民营企业家们的真诚和爱心。

但是,根据目前开展的“双联系”工作和“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只局限于捐款捐物、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等公益扶贫。

根据在市工商联的工作经历和对各行业、异地商会的了解,结合民营型企业的产业特点,我认为:精准扶贫不只是捐款捐物,不能只局限于救助,而是要因地制宜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培训技能、培养技术,将为他“输血”改为自身“造血”,授其以“鱼”不如授其以“渔”,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帮扶村部实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模式,增加岗位扩大产业。因此,建议:以商会为平台梳理各自会员企业的产业特点和运行情况,以县(区)为单位梳理所需帮扶村贫困户的脱贫具体情况和类型,实施以市级统战部门、工商联牵头,县(区)级统战部门、工商联落实,乡镇(街道)和商会共商精准扶贫的计划措施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户脱贫。

一是因地制宜,在帮扶内容和方式上做到精准。乡镇(街道)要帮助村(居)认真分析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分门别类,建卡存档,因人施策,区别对待。要在准确掌握企业、贫困群众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牵线搭桥,制定具体的、切实有效的帮扶计划,实施相对较为准确的精准扶贫。如,对有一定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可以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或规模企业签订帮扶协议,在产业发展、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对只具备基本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采取吸纳就业的方式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则可以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实施结对帮扶,给予在生活上的资金帮助及物资救助等等。

二是发挥优势,在发挥商会和民营企业作用上做到精准。要充分发挥商会会员企业在资金筹措、技术革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以帮助培育发展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组织的结合为内容的“助农致富”合作,实施以订单培训、技能培训、人才培训与吸纳就业为措施的“助工增收”工程,推行以捐资助学、完成学业为目标的“助学益智”行动计划的多种帮扶模式。

三要解放思想,在思想意识形态脱贫上做到精准。在具体的扶贫过程中,要突破简单的对贫困户救助和帮扶上,更要注重的是激发和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勤劳致富的内在思想动力,调动他们及其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丰富他们富足的“钱袋子”、“米袋子”,更要不断挖掘和激发他们的“脑袋”,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培训提升他们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想干能干会干,促使一人带一户,户户带全村,最终脱贫致富。

四要典型引路,在总结推广普及上做到精准。要及时检查、指导当地精准扶贫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困难县(区)或乡镇(街道),制订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和措施;总结、分析各商会和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提炼出可推广、借鉴的好做法、好典型;对精准扶贫工作作出较大贡献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商会、民营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发挥典型引路和辐射效应,组织和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来。

(作者系芜湖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编辑:李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