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保险贷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24.04.2015  12:26

  融资难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如何创新融资模式,为企业贷款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我市科技部门与金融机构联合展开了积极探索。4月23日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日前,市科技局与一家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通过“风险共担”的方式,联合启动了全省首笔“科技型中小企业保证保险贷款”,缓解了一家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资金之渴”。

  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中,企业信贷的提供主体是各类银行。由于贷款给中小企业风险相对较高,同时企业由于规模不大,难以提供足够的质押,因此,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收紧”了贷款,导致这些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遭遇融资难。

  在这种保证保险贷款的全新融资模式中,政府负责建立“风险池”,保险公司提供贷款保险,银行发放贷款,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按照比例承担违约还款风险。保险公司代替了担保公司的角色,开发贷款信用履约保证保险,分担银行贷款风险,通过“政府+保险+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使无担保、无抵押的科技型企业获得资金,这一创新举措不仅降低了风险和管理成本,更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在政府与保险公司、银行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推动下,合肥一家微电子企业成为科技小额贷的“吃螃蟹者”,获得了全省首笔科技型中小企业保证保险贷款。该企业在盘活资金链后,近期已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全省首家通过政府性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扶持而登陆“新三板”的创新型企业,后期发展潜力巨大。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与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是依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的通知》及《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科技金融产品实施细则》,有利于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种全新的融资模式是我市积极创新融资方式的一种有益探索,对于助推全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