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徽州文化生态:为了那份美丽的乡愁

18.06.2015  11:03

这是一块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云山雾海、怪石嶙峋、清秀明丽的黄山、齐云山、新安江、太平湖令无数海内外宾客魂牵梦萦,其美丽迷人、博大精深的人文景观,更使无数旅游者“乐不思蜀”、流连忘返。造型别致的古民居、鳞次栉比的古牌坊群和庄重威严的古祠堂,像一本厚重的多维百科全书,向人们无声地陈述着这古老文化辉煌的昨天。荣列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这里就是安徽徽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近年来,为完成国家确定的保护区建设任务,保护区主要行政主管单位黄山市抢抓机遇,多措并举,有力保证了这里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情更浓。

点燃文化生态保护燎原之势

2008年1月3日,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这是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全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跨省市县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又是一个崇高的责任和使命。黄山市县(区)各级党委迅速达成共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当年,“加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即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三大任务:对上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对内设立黄山市徽文化基金,制定规定、出台办法,把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外以谋划文化生态保护利用项目为重点,实施文化招商战略。

紧随其后,《黄山市古民居保护暂行办法》《黄山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黄山市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办法》《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等相关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各区县也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使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有了坚强的制度保证。

在实施过程中,黄山市各级不断对制度机制进行创新完善。形成的责任包保机制、日常管理机制、联动执法机制、管理审查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使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责任。黄山市文化委负责人证实,徽州区实行区、乡镇、村三级包保,将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纳入对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考核;黄山风景区确定了政治处为风景区28处徽州古建筑的责任包保主体单位;祁门县建立了县保以上44幢古建筑看护人员工作档案;黄山区与责任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黟县制定了徽州古建保护利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包保责任制和责任人离任交接制;屯溪区对每处古建筑明确责任主体及包保责任人;休宁县由县政府与各相关单位签订责任书,实行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制。

政府的主导,极大地带动了社会和民众对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参与和重视。黄山市文化委有关领导介绍,仅2014年1-8月份,徽州古建筑32个重点工程保护投入资金3.15亿,企业自发投资就占到了1.2亿。

而民众的自发保护更成为一个亮点。祁门县闪里镇桃源的祠祭活动通过央视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该县被文化部认定为春节文化特色地区;歙县三阳叶村的叠罗汉成为全村人守护的骄傲,多次在省内外演出中获得殊荣,三阳乡还被评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祁门的傩舞、目连戏,黟县的出地方、凤舞被挖掘,休宁的得胜鼓、屯溪的抬阁,黄山区的轩辕车会等在民众的自发守护中发扬光大,成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元素。一批兴起的民间博物馆群如茶叶博物馆、雕刻博物馆、家具博物馆等,也成为展示徽州文化生态的重要场所,使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形成了燎原之势。 

织就文化生态保护多维空间

徽州文化古迹众多,物质的非物质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保护难度大。如何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到应保尽保,确保成效?智慧的黄山人用哲学的方法使这些难题迎刃而解。

2009年,黄山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时,人们为之眼前一亮,这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一个大手笔。工程主要包括集中投入资金60亿元,重点实施101个古村落、1325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组织群众对467幢古民居进行认租、认领、认购;打造19类964处新业态;建造湖边古村落、秀里影视村、五福会所等13处集中保护地。

之后的2013年,黄山市委市政府再次提出了对“百村千幢”工程进行扩容战略,将空间类2座古城、4个古镇、101个古村、9条古街;单体类的1855幢古民居、446幢古祠堂、121座古牌坊、12座古书院、15座古戏台、18处古码头、20座古塔、275座古桥、60座古亭、99口古井、50条古道、387处古碑等古建筑纳入保护利用范畴,分年度实施。人们再次见证了黄山人对历史的担当,对未来的担当。

在对以古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存保护的同时,黄山市分门别类,有条不紊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据介绍,黄山市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涉及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舞蹈等14大类,共1325个项目,超过安徽省项目的十分之一,种类和数量在安徽省地市中均位列第一。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程大位珠算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拥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150项,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20项,占全国的1.5%,全省的27.8%;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一处,占全省三分之一,省级传习基地27处,占全省31%,市级传习基地61处。

围绕屯溪黎阳老街、黄山区甘棠—仙源、徽州区潜口、休宁县万安、歙县徽州府衙、黟县西递宏村、祁门县历溪村综合性传习中心等九个文化遗产密集区,开展非遗项目传习基地建设,通过扶持传统技艺开展生产性保护利用;大力推行“非遗进校园活动”和非遗项目“走出去”战略。当唱腔古朴淳厚的徽剧在屯溪荷花池小学教室里响起,当“百戏之祖”的祁门目连戏被邀请到香港参加“中国戏剧节,”当飘飘欲仙的休宁齐云道乐悠悠飘出,当美轮美奂的徽州三雕技艺通过再创造引得世人啧啧赞叹时,不能不为徽州人在徽州文化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敢于担当点赞。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最核心的力量是人,最大的能量来自全体徽州人对徽州记忆的深厚感情。目前黄山市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人,占全国的1%,全省的26.7%。加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成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为此,各级积极为传承人的技艺、传承活动建立档案,为非遗传承提供法律知识、文化产业政策、金融财政支持等保障,搭建传承平台,展示传承风采,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传承人、保护传承人的氛围。

寒来暑往,从物质遗产到非物质遗产,从物到人,一张美丽的多维保护空间已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悄然织就。

开创文化生态保护崭新境界

今年春天,一幅藏于金黄油菜花丛中的巨型“太极八卦”图风靡网络,使齐云山景区一时间成为热议的焦点,一季度接待游客15.08万人次,同比增长6.6%。

黄山市文化委负责人告诉笔者,这只是黄山市创新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一个缩影。近年来,黄山市各级在推进生态区保护建设中不断思考探索,不断注入创新元素,开拓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新境界。

春节期间,祁门县闪里文堂村进行“乡约家法”宣讲,将乡规民约和法律法规融为一体,徽州祠祭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

屯溪老街庭院客栈,走进去,犹如进入一个小小的徽州文化博物馆。有石雕、砖雕、木雕,既是酒吧,又是画廊,一位游客感叹,“这里让我们感受到古色古香,有地方传统文化的气息,也有国际现代的氛围。这也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80余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中国歙砚城,200多家店面内,歙砚生产、销售、展示融为一体……

据黄山市有关领导介绍,坚持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走徽文化的产业保护之路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又一重要创新手段。保护区内新建的猪栏酒吧、猪栏二吧、碧山书局成为人们来此休闲、发呆的平常选择;呈坎—灵山—蜀源古道沿线古民居保护,成为生态观光、驴行摄影、文化体验、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古徽州文化旅游线;休宁县围绕万安老街和齐云山的道教圣地打造徽州古建筑的保护利用……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使古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其原有的空间生态也成为人们领略徽州文化智慧、体味徽州文化韵味的重要载体,同时以古建筑为载体的新的休闲业态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保护和利用在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

目前黄山市徽文化产业主要有艺术会所、民俗客栈、特色酒吧、休闲茶社、传统作坊、地方小吃、农事体验、摄影影视、健康养生、艺术创作、休闲度假、收藏展示等12类产业方面的业态和文化教育、卫生福利、民俗活动、文博展示、教育基地、名人故居、服务民生等7类事业方面的业态,2014年以来,又拓展12类产业和7类事业业态,打造新业态150余处,以实现古老与现代的结合,历史与时尚的交融。

非遗保护讲究活下去,这也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必须的选择。当徽州府衙对外开放时,人们意识到的不仅是这一舞台的重获新生,也是徽州营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生;当黎阳故里作为一旅游景点出现时,人们也在其中看到了“徽州记忆”和徽州意境……通过静态保护和活态的有机结合,非遗的文化因子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黄山市有关领导介绍,为了做好这种结合,黄山市也是下了一番苦功:一方面重点扶持传统技艺开展生产性保护利用,加快非遗资源转化步伐,同时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非遗教育成为一种常态;另一方面,推进教育与传承相结合,创办非遗职业教育实体,把徽州文化的智慧传承、发展、应用下来。休宁德胜木工学校坚持学生对技艺的信仰,创造了匠士品牌,既传承着徽州木工的营造技艺,又把徽州文化的智慧应用于生活。学校毕业的“匠士”在世界木工技艺大赛中都崭露头角。而依托安徽省行知学校组建的全国首家非遗教育集团——安徽省非遗职业教育集团,不仅聘请国家及传承人实地传授技艺,还采取老生带新生的方式,培养非遗特色人才。

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创新工程”专家组在验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时这样评价:“该项目建设努力追求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根据当代经济社会形势变化,提出了文化生态整体保护、制度保护、活态保护和可持续保护的系统方案,不仅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出一条操作性强的路子,而且也为全国范围大规模开展文化生态保护提供了可以参照的实践坐标,其中很多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应用和推广。”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如今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已经迈上崭新的台阶。(作者:侯中良 陈琪 姚静松)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文化旅游工作
(本报驻安徽记者  郜  磊)日前,文化厅
安徽召开文化市场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会议
(驻安徽记者 郜磊)为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