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媒体解读

01.07.2015  11:34

一、国家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新世纪以来,国家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内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引导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拓展经济增长空间,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国家新一轮区域战略的重要取向。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构建改革发展创新开放新引擎的战略举措。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产业互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形成直接带动超过1/5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二、长江经济带建设对我省有何重大意义?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1.国家大力开发长江黄金水道,有利于我省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改善发展支撑条件。长江水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的优势。国家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优化港口功能布局,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我省水运资源丰富,长江、淮河干支流通航里程较长。借助长江黄金水道开发机遇,我省一批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凸显区位优势的重大项目已经纳入其中,将有利于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2.国家推动构建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有利于我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长江经济带建设坚持海陆统筹、国内外东西向双向开放,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特别是将我省整体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台,将对我省发展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产业对接、市场融合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把握得好、借力得好,将有利于我省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平台,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发展水平。

      3.国家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有利于增强我省产业综合竞争力。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坚持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着手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启动长江经济带创新百强企业试点、制定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移升级方案等工作。依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平台,我省在产业承接和创新发展上有望获得国家更多支持,在更多领域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集群。

      4.国家将安徽整体纳入长三角城市群,有利于我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化质量。国家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并将我省整体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将合肥列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有利于我省加快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在更高平台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5.国家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有利于我省加快建设生态强省、增强绿色发展优势。国务院《指导意见》提出,要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我省地处长江下游,是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宝贵水源地,拥有巢湖流域和黄山市两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抢抓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机遇,我省可以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强区域环保和生态建设合作,进一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制定安徽《实施意见》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抢抓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组织制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起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在范围上依托皖江、辐射全省。《指导意见》突出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在范围上涵盖11个省市。我省《实施意见》在范围界定上,与国家保持一致,突出皖江,覆盖全省。

      2.在定位上把握导向、适度超前。《实施意见》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的基本导向,谋划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兴增长极、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以及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3.在内容上明确重点、体现特色。为避免与省“十三五”规划重复,《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国家部署,结合安徽实际,逐条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提出的提升黄金水道功能、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七方面任务。

      4.在落实上突出项目、务实推进。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在《实施意见》中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实主体责任,健全推进机制,细化、实化各项工作。

      四、着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安徽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国务院《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长江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优势,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整治浚深下游航道,有效缓解中上游瓶颈,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黄金水道。

      1.打造江淮贯通、江海联运的“两横一纵”航道主骨架。我省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干支流里程长,水运资源丰富,长江安徽段是溯江而上最后一段可行驶万吨级海轮的航道,岸线条件好且最靠近内陆腹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快长江干流整治,力争芜湖以下航道水深提高到12.5米,芜湖至安庆段提高到8米。推动淮河干流整治,将临淮岗以下河段航道等级提高到二级、以上河段提高到三级。加快实施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实现江淮贯通,强化纵向航运联系。实施支流航道升级改造工程,逐步建成干支衔接、协调发展的高等级航道网。

      2.建设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港口群。皖江沿岸现有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5大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3亿吨。其中芜湖港是国家对外籍轮开放一类口岸、长江水运第五大港、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目前可常年停泊万吨级船舶,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马鞍山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大陆首批对台直航港口之一。马鞍山郑蒲港拥有一级岸线9.5公里,常年水深20米左右。蚌埠港是淮河第一大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但横向比较,我省港口低水平建设、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不高,以散货、杂货等运输为主,集装箱吞吐能力较低。《实施意见》提出,要统筹整合港口资源,推动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重点将芜湖港、马鞍山港、郑蒲港联合打造成江海联运枢纽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喂给港,力争成为始发港。将合肥港建成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将蚌埠港建成沿淮地区航运枢纽。提升安庆港、铜陵港、池州港功能,引导特色化发展。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公、铁、水、空联运,积极发展干支直达和江海直达运输。完善与沿江、沿淮港口能力相匹配的铁路、公路集疏运设施,提升临港铁路场站和港站后方通道能力。建立多种运输方式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和3A级以上物流企业。

      3.有序推进过江通道建设。目前,皖江上建成和在建的桥梁共有10座。据交通部门预测,2030年安徽公路过江交通量将达到41.6万辆/日,城市过江交通量达34.1万辆/日,现有通道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适应跨江发展需求,《实施意见》提出,要科学规划建设过江通道,适度提前预留建设条件,推进铁路、公路、城市交通合并过江,优化整合渡口渡线。规划建设马鞍山慈湖、芜湖城南、铜陵横港、安庆海口、池州梅龙等过江通道以及现有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替代桥,促进两岸联动发展。

      五、安徽如何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条件,提升在全国区域交通格局中的地位?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交通技术装备和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但相对于长江经济带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以及安徽在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枢纽地位,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明显不足。为此,《实施意见》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贯通、扩容沿江东西综合交通通道,联通、加密南北综合交通通道,积极推进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融入国家快捷交通网,成为长江流域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1.建成以合肥为中心的快速客运铁路网。近年来,我省铁路发展势头良好,京沪、合蚌高速铁路、合宁、合武客运专线、铜九铁路等先后建成,干线铁路通达全省各市,铁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目前,我省快速铁路发展不足,全省仅1/3地级市通高铁、动车;合肥至南京段设计标准为时速250公里,难以适应快速交通要求。普通铁路标准不高,客货混跑,复线化率、电气化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要加快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普通铁路建设。重点建设商合杭、黄杭、合安九、宁合汉、安黄金温客专,合新六、淮(北)宿阜、蚌滁宁、亳蚌等城际铁路,实施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建成以合肥为中心,联接所有省辖市、通达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快速客运铁路网,形成城际铁路网主骨架。推进合肥-六安-十堰-安康快速客运铁路建设,连接新亚欧大陆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六安景、亳宿、铜宣等铁路,完善普通铁路网。

      2.建成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的“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我省公路网密度和线路质量提升空间较大。高速公路大部分为四车道,合宁、合安、合芜等主要高速公路能力饱和,亟需扩容改造。下一步,要重点建设扬绩、济祁、北沿江、岳武及东延、滁淮(南)、芜黄、阜淮(滨)、蚌五、黄千、宁宣杭等高速公路,实施合芜、合安、合宁、合铜黄、宁芜、合叶、宣广、连霍安徽段、宁洛安徽段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形成“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以一级公路“网化工程”和二级公路“达标工程”为重点,提高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和安全服务水平。实施农村公路联网工程,提高等级公路通达深度和广度。

      3.建成覆盖全省、通达全国的航空网络。我省已投入运营的运输机场共有5个,其中合肥机场为4E级。目前,我省民航运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且布局不完善,大量优质客源被南京、杭州以及徐州等机场分流。《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新建芜宣、安庆、蚌埠、亳州、宿州、滁州等民用机场,改扩建阜阳机场,建设岳西、泾县、庐江等通用机场。积极拓展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努力增加国际航线,提高航班密度,形成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为中心,黄山、阜阳、池州、芜宣、安庆等支线机场为节点,覆盖全省、辐射周边、通达全国及部分国家的民用航空网络。

      六、新常态下,安徽如何抓住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有序转移的机遇,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创新发展、集群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此,需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全面增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1.增强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我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皖、创新推动战略,着力优化创新环境,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居全国第6位和第8位,专利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位。但横向比较,我省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全省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投入来自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均仅为70%左右,而上海、深圳等地上述指标均已超过90%。为此,要着力增强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建设一批技术创新联盟、企业研究院,实施省创新百强试点工程,力争更多企业进入长江经济带创新百强。发挥好合芜蚌示范区的引领作用,扩大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范围,启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建设一批新型研究机构。

      2.打造皖江示范区升级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14年示范区生产总值13684.8亿元,占全省的65.6%,2010-201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9.2%和22.5%,分别高于全省4.3和3.5个百分点。适应新常态,要加快皖江示范区升级步伐,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产业承接向创新驱动、由分散孤立向集群联动转变。创新招商理念和方法,加大招大引强力度,积极实施“徽商回归”工程。着力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合肥市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大力提升江北产业集中区、江南产业集中区、苏滁现代产业园、郑蒲港新区、南北合作“3+5”现代产业园、皖江各市集中示范园区等承载能力。推动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打造一批合作示范园区和重点产品进口替代基地。

      3.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经济强省建设,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能源和新能源、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八大主导产业,引导各市积极发展首位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但目前产业集群层次较低、龙头企业带动力较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抢抓长江经济带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机遇,我省要落实名企、名品、名牌、名家、名才“五名工程”,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发挥综合航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加快汽车、钢铁、石化、有色金属等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建设合芜蚌新型显示、合芜滁家电、合芜马自主品牌汽车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基地,力争在新型显示、家电等领域与沿江省份联合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七、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将如何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十一五”以来,我省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2014年的49.2%,年均提高1.52个百分点。但中心城市能级较低,城镇化发展质量仍需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深层次合作亟待加强。为此,应抢抓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机遇,加快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提升标杆,深化合作,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1.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高层互动频繁,主要领导座谈会定期召开,合作交流趋向常态化、制度化。三省一市已签署了一批省级双边合作框架性协议以及交通、能源、金融、人社、信息、环保、信用、科技、涉外服务、工商、城市合作、产业转移等12个合作专题,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和淮南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目前,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已具备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深度参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建设,深化长三角分工协作,努力实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与沪苏浙等高对接。推进一批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进一步密切主要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长三角高效互联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建设一批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基地。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依托“信用长三角”建设,扩大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信用信息互认。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强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合作、异地就医结算合作、工伤保险合作,搭建跨省市用工信息、社会保障信息共享平台。

      2.提高中心城市能级。新世纪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合肥、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中心城市迅速崛起,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但目前还存在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不高、规模普遍较小、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要把握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新定位,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合肥国家大科学中心和量子通信、未来网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国际金融后台中心发展步伐,积极创建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坚持组团联动,将芜马、安池铜培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组群。支持蚌淮(南)、宿淮(北)一体化建设,支持安庆、蚌埠、阜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将黄山、池州打造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提高亳州、淮北、宿州、淮南、六安、滁州、宣城等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对全省城镇体系的支撑。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县城提质扩容,培育一批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中小城市。

      3.探索新型城镇化新路径。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着力破解城镇化制度障碍。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规划引领,探索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和农村土地制度,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广包容的城镇化道路。在合肥、寿县等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逐步实现全覆盖。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三权落实”,以及就业、住房、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五有并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营和建设用地供给机制,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

      八、国家实施 一带一路 战略、推进陆海双向对外开放,安徽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近年来,我省实施大开放战略,扎实推进与沪苏浙分工合作,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201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492.7亿美元,位居中部第2位。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70.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3.4亿美元,居中部第2位。当前,应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加强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大通关等开放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1.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近年来我省开发区快速扩张,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但整体水平和发展效益还有待提高。要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逐步提高开发区亩均投资强度、新建工业项目容积率等门槛,促进节约集约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和实力较强的省级开发区,打造一批主导产业明晰的千亿级园区。加快实施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试点,争取开展国家城市功能区转型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区转为城市功能区。支持在境内外设立一批经贸合作园区和农业合作区。

      2.加强特殊监管区和开放口岸建设。我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放口岸数量少、层次低,目前仅有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芜湖出口加工区3家。要以推进陆海双向对外开放为契机,加快合肥综合保税区、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争取芜湖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支持有条件的市创建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争取蚌埠、阜阳、合肥铁路口岸升级为一类铁路口岸。

      3.积极推进长江大通关。按照海关总署的统一安排,我省积极参与了长三角5关、长江经济带12关通关一体化试点工作。目前,我省通关一体化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多部门参加的通关协作机制仍未建立,“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仅限于铜陵和马鞍山口岸。下一步,要深入推行关检“三个一”试点,支持企业自主选择报关方式,实现通关服务便利化。建立由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多部门参加的通关协作机制,统一监管模式、统一查验标准、统一操作规程,推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在长三角通关一体化的基础上,深化与沿海沿江口岸协作,推动建立长江经济带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接单平台等。

      九、国家着力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安徽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生态强省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但生态文明建设仍需加强。《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巢湖流域和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污染防治,显著改善生态环境。

      1.统筹水资源综合调配利用。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需要统筹水资源保护和综合调配利用,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科学规划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加强对现有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的整治与监管。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和应急水源,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实施一批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

      2.强化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但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有必要加大沿江化工、造纸、印染、有色等行业环境隐患排查和集中治理力度,实行长江干支流沿线城镇污水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加快推进城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污染排放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强化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动合肥及沿江城市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划定沿江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区域环境准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加快洲滩圩垸分类治理,推进沿江城市堤防达标,防治山洪地质灾害。

      3.促进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和有序开发。我省长江岸线总长999.9公里,其中干流岸线759.1公里,干流深水岸线335.7公里,未利用及可再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当前,要切实加强长江岸线资源的保护和有序开发。制定安徽省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优化长江岸线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开发利用时序。整合现有岸线利用设施,提高岸线综合利用效率。严格生态岸线保护,加强对涉及占用长江岸线和陆域资源项目的审查。加大取水口、引江口、湿地以及河势不稳定区域岸线的保护力度。推进长江干流崩岸治理,加快铜陵、马鞍山、芜湖、安庆等河段整治。

      4.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巢湖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完善流域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建立高效的流域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合作共赢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和发展生态文化的机制体制,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落实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实施方案。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十、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众多,安徽如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与上下游地区的分工协作?

      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地区与地区、产业转移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1.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长江流域管理机构较多,但部门之间合作有待加强,防洪减灾、城乡供水、保护生态环境等跨区域协调任务重。《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沟通衔接,密切与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联系,深化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建立健全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实现社会保障有机衔接和社会治理协同联动。加强省级统筹,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建立各类跨区域合作组织。

      2.建立生态环境区域协同保护治理机制。要加大对环境突出问题的联合治理力度,积极参与设立长江水环境保护治理基金,探索建立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环境修复补偿机制。深入推进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补偿示范区。推进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建设,适时开展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

      3.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要引导省内各类基金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推进非上市企业分类对接不同层次资本市场板块。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区域主干电网、基础电信、铁路、港口、干线机场建设,投资城镇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市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