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供销社赴汶上县供销社学习考察报告

08.08.2014  12:32

    2014年7月24日,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总社理事会主任王侠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要批示,汪洋副总理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四个先进地区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使我们看到了希望、振奋了精神,同时也看到了差距和不足。根据市政府刘树生副市长指示,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供销社为农服务水平,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步伐,市社党组研究立即组织人员到典型发言地区进行学习考察。7月28日-29日,受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樊芳清的委托,由副主任符振东带队,颍东区政府副区长李涛、颍东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郝云军、颍东区供销社主任刘秉轩、阜南县供销社主任朱建等一行七人赴山东省汶上县供销社就土地托管、社有资产开发盘活等进行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实地考察了农享城购物中心、联创食品有限公司、金水桥社区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汶上县供销社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开展土地托管、走服务规模化之路

汶上县供销社下辖14个基层社、组建6家农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领办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整合350多台套机械,托管服务覆盖134个村,服务面积达15万亩,解决了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打工挣钱”的难题,响亮提出“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积极开展土地托管、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形成了“农民有钱赚、村组织有收入、供销社得发展”的多赢局面,走出了一条县级社服务三农、振兴发展的新路子。在县供销社主导下,基层供销社与村两委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按照“托管自愿、有偿服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式灵活”的原则,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采取“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两种模式,以低于同期市场价格实施的土地规模化服务,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售全程社会化服务或关键环节的套餐服务。主要包括务以下四个方面:播种、灌溉、施肥、喷药、收割等各个环节农业生产服务;聘请有关科研单位、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施肥、植保、栽培等农业技术进行指导培训;协助销售或订单回收农产品;集中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农资商品,从企业直接到农户,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全程托管服务,解决良种良法、节水灌溉等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15%,促进粮食增产20%,农民每亩土地比土地流转增收600元以上,村集体增加收入300万元,供销社实现服务收入2000多万元,探索出一条服务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 二)拓宽服务领域,打造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

    随着土地托管规模的扩大,汶上县供销社及时拓展延伸贮藏、加工、销售和品牌的培育,购置烘干设备,成立联创食品有限公司,建立馒头、面条等加工和研发中心,并在山东、北京等地设立20多家馒头加工厂,日加工能力50万斤,年消化小麦40万吨,带动土地托管面积80万亩。同时,加强与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公司和烟台市农资公司等不同层级供销社企业的产权合作和业务对接,主动融入全省为农服务“一张网”,逐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服务链和产业链。

(三)用好用活政策,盘活基层社闲置资产,壮大基层社实力。 汶上县政府对基层供销社划拨用地转为出让用地,采取“出让金先征后返”,除去应上缴的五金,返还比例达到70%以上。基层供销社通过招商引资、职工集资参股入股等形式,开发土地资产,建立沿街门面房、职工宿舍等,一方面增强了基层供销社为农服务实力,另一面妥善安置职工,解决就业和稳定问题。汶上县供销社入股成立农享城商贸有限公司,已在郭仓镇、康驿镇、郭楼镇等8个乡镇建立了大型购物中心,在农村社区建立综合服务社,建立以农副产品进城、日用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服务。

  二、启示与思考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汶上县供销社工作经验,很受教育,也很受启发。主要有:

  (一)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潜力巨大,创业平台广阔

从汶上县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历程,大家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供销合作事业具有广阔天空,大有可为,发展潜力巨大。供销合作事业的市场大,它连着8亿多中国农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供销合作事业的领域大,它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只要法规和政策没有禁止的,都可以介入,都可以经营;供销合作社植根“三农”,根须最发达、最壮大,是任何系统和部门都不可取代的,是让老百姓得实惠、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有效载体。而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更好地研究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只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紧随国家方针政策步伐,做好党委、政府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供销社就会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有为才有位,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是做好供销社工作的根本保证

    汶上县供销社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当地党委政府形成了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大局,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就是支持“三农”工作的思想。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实实在在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绩,汶上县供销社才赢得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赢得了各部门的配合与合作,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赢得了农民的欢迎与信赖,收到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供销社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良好效果。汶上县政府每年给予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100万元;同时加大对供销社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供销社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返的规定;对投资建设的简易农田水利、晾晒、仓储及有关设施,给予重点扶持,对开展土地托管服务需要建设的农家大院、服务中心、仓储、晒场和机房等简易性、非永久性建筑,按设施农用地对待,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三、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通过考察学习,不仅提高了做好供销社改革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了工作的信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考察讨论,进一步理清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在我市实施土地托管试点的建议

  我市与汶上县同处黄淮平原,大田作物基本相同,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建议在颍东区和阜南县的部分乡镇,选择党委和政府支持力度大、基层供销社实力强、村两委和群众基础好的行政村进行试点,探索我市土地托管的有效方法。

  1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土地托管不改变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性质,土地依旧是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的;供销社及其服务队为农民打工,合情合理合法地收取服务费用,保证农民群众收益远远高于土地流转的收益;对镇、村干部进行学习培训,了解土地托管的内容,依托镇、村干部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做到大面积、全范围的托管。

  2 、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

    建议政府对供销社土地托管工作需要的建设用地给予政策支持,优先安排;农委、农机、水利等部门对土地托管给予资金、物资帮扶;政府给予启动资金,用于供销社组建服务队、购置机械设备、培训人员等。

    3 、政府对于试点给予财政兜底

    供销社积极探索我市土地托管模式,一旦出现试点失败,希望政府给予供销社和农民损失进行财政兜底,解除供销社和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44号文件精神,建立各种层次的经营服务网点。

    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对于建立和完善基层经营服务网络、夯实为农服务基础、提升供销合作社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有条件、有实力的乡镇供销社纳入全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在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综合商场和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社等,构建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一网多用”、实现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双向流通”的新型流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