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斌在全省供销社二届八次理事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07.03.2016  20:03

深化综合改革 强化创新驱动

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

——在全省供销社二届八次理事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6年3月4日)

钱 斌

 

各位理事、各位监事、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省社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理事审议,并请各位监事和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十二五”圆满收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供销社改革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社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供销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系统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十二五”时期,全省系统销售总额、利润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从701.18亿元、12.09亿元、389.65亿元、83.55亿元增加到2420.05亿元、47.74亿元、1062.92亿元、290.5亿元,年均增长28.11%、31.61%、22.23%、28.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国前列;五年来累计上缴税费99.46亿元,社会贡献总额达342.95亿元;在全国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连续五年荣获特等奖,稳居第一方阵,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2015年,全省供销社牢牢把握新常态下的新要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以下简称《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皖发﹝2015﹞2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着力推进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当年全系统销售总额、利润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同比分别增长22.79%、19.1%、9.2%和15.4%。16个市和省社投资企业均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全系统社会贡献总额达87.37亿元,上缴税金18.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7.77%,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趋好,为农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综合业绩考核全国第四。

(一)坚持统筹谋划,深化综合改革有序推进

省委、省政府对贯彻落实好中央《决定》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分别几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安徽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我省贯彻实施意见;总社王侠书记、李春生副书记亲临我省开展调研,解读宣讲《决定》精神,这些都极大地提振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信心和士气。省社通过组织参加国务院学习贯彻《决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系统专题学习会、市社主任座谈会等形式,就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在学习调研、座谈讨论、协调沟通、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省社及时拟定《实施意见》送审稿,历经多部门会商、省委省政府多层次会议审议通过。12月9日,《实施意见》公开发布。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12月23日,经省政府同意、全国总社评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复的“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

一年来,各地因地制宜,不等不靠,积极主动推进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和改革方案,蚌埠、淮南、滁州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合肥、黄山、阜阳、安庆、广德等地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其中,宿州市设立了综合改革试点专项基金;黄山市社选择企业化管理模式试点;安庆市明确政策保障供销社合法权益,积极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均在综合改革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二)坚持创新发展,为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农业生产服务不断加强。 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各地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为农服务方式不断创新。辉隆集团、桐城新天地农资公司、宿州意利达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托管土地等方式,为广大农户提供农资配送、科技服务、加工销售、秸杆回收等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服务。目前,全系统共流转、托管土地达240余万亩。合肥市社联合市气象局推进“气象支农服务”,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积极开展农技人才培训服务等,均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农民生活服务有效拓展。 积极适应农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建设标准高、服务功能全的综合服务平台。黄山市社积极创建美好乡村综合服务中心,全年新增服务网点面积2400平方米,直接服务村民2.3万人,辐射11余万人。颍泉伍明、潜山源潭等一批综合服务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实现农资、日用品购买及农技咨询、家电修理、文化娱乐等生产生活需求不出村,得到政府支持、群众点赞。

现代流通服务大力推进。 继续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强化项目资金引导扶持力度。目前,全系统已建各类经营网点63629个、配送中心539家、批发市场66个,有力地支撑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流通服务体系。芜湖、宣城、六安等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营,有力地推进了产销对接。阜阳市社通过减少流通环节,为系统农产品搭台直销,深受农户和居民欢迎。马鞍山市社实现电子商务县域全覆盖。天长市社通过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电商人才培训中心,积极打造电商人才智库。当涂等五县社被总社评为“电子商务示范县社”。全年,全系统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达237家,销售额34.51亿元,同比增长315.78%,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

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不断创新。 各地积极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组建类金融公司、探索互联网金融、试点资金互助、入股村镇银行、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造等方式,为广大农户、涉农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双赢集团和芜湖、滁州市社积极参股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农村金融范围进一步拓展;黄山市、宿松县、太湖县社等大力发展资金互助社,积极稳妥开展资金互助,迈出可喜步伐。德善小贷、德信担保等加大涉农贷款、担保服务力度,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提供融资便利,去年涉农担保及贷款达13亿元。

(三)坚持夯实基础,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逐步加强

基层社建设提质扩面。 全系统采取优化重组、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不断加快基层社恢复重建步伐。通过大力引进人才、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创新经营服务模式,基层社经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全系统新建基层社207个,总数达942个,乡镇覆盖面达75.3%;基层社实现销售总额435.49亿元、利润总额4.52亿元,同比增长45.07%和9.7%。目前已有7家基层社入选总社基层社百强和标杆社。

农民合作社发展量质齐升。 全系统继续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指导帮扶力度,助其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自办领办步伐。省社近两年从本级投资企业税后利润中拿出984.6万元对新增农民合作社进行奖补,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合作社发展。目前全系统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4767家,入社农户约35万户;共有57家农民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社,64家农民合作社入选总社级示范社。

行业协会作用不断加强。 省社加强对农资、茶叶、棉花、烟花爆竹等协会的指导,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引领、监督、自律等作用。铜陵、池州等地行业协会积极探索服务新举措,帮助农民会员抱团发展,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肯定。目前,全系统已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合作经济联合会378个,入会会员近17万人。

(四)坚持转型升级,调转促成效明显

传统行业挖潜拓新。 针对五大传统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全系统有效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对外贸易。辉隆集团与国际排名前四的农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掌控着省内70%的进口优质农药资源。阜阳、淮南、芜湖市社整合传统行业资源,筹建产业园区,取得明显进展。

新兴行业亮点纷呈。 在做强做大传统主业的同时,各地积极进军类金融、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等新兴行业,拓展发展空间。在类金融方面,担保、典当、小贷、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发展迅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生态环保方面,各地积极发展秸秆加工、园林绿化、生态养生等新兴服务业,探索低碳绿色发展新路。

调转促成效初显。 各地积极指导社有企业调整优化经营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双赢集团在废钢行情和价格急剧下滑时,应时而变,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迅速开拓废有色金属等业务,确保主营业务规模上升。阜阳商厦在打造物流配送中心的同时,加快推进连锁店向乡镇延伸,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资本运作再创佳绩。 新力投资集团敏锐捕捉商机,成功参与巢东水泥资产重组,并成为第一大股东,省供销商业总公司成为实际控制人,“巢东股份”将按程序更名为“新力金融”,全省上市企业又增新成员。黄山永新股份不断加强产品科技研发,在绿色软包装方面获得多项技术专利。宁国司尔特借力资本市场,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助力主业跨越腾飞。目前全省系统上市企业4家,为系统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品牌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

龙头企业方阵逐步壮大。 全系统通过强化指导,以及“新网工程”、农发项目带动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社有企业集群。目前,全系统已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总社级27家、省级38家、省社级180家,其中销售过亿元龙头企业403家、过5亿元企业40余家、过百亿元企业2家,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

(五)坚持正风肃纪,“三严三实”落到实处

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省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30条的贯彻落实。狠抓两个责任落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规范人才选拔,加强招才引智,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事业发展活力。省社举办了学习贯彻省委25号文件精神市县供销社主任培训班、社情民意信息员培训班和董事监事培训班,全系统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配合省审计厅经济责任审计和省委巡视组巡视,加大监事会、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力度,强化审计结果运用。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的监督,加强对“新网工程”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专项监督检查,确保资金规范使用。省社对本级投资企业开展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专项清查,努力提高服务监督成效。

同志们,“十二五”时期的工作成效,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坚定了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总结过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党委政府重视是供销社发展的重要保障。 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各部门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倍加努力,一心一意谋改革、凝心聚力抓发展,才能真正成为党委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

2. 服务“三农”是供销社发展的立身之本。 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供销社根在农村,本是农民。我们的一切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三农”来开展,才能植根肥沃土壤、获取充足养分,我们必须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才能切实做到为农、务农、姓农,供销合作事业才能永葆常青。

3. 改革创新是供销社发展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真抓 才能攻坚克难, 实干 才能成就梦想。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供销合作事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体制机制,才能取得实效、赢得支持、创造未来。

4. 市场化取向是供销社发展的基本路径。 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强化合作经济属性,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彻底转变行政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前行。

各位理事、各位监事,同志们,过去一年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十二五”的顺利收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我代表省社党组、省社理事会和监事会,向全省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在座的“关键少数”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外部监事表示衷心地感谢!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深化综合改革动力不足,行政化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思想仍需进一步解放;基层组织仍然薄弱的状况并未根本扭转,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还未真正建立,系统、规模和品牌等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发展质量不优,发展不平衡,社有企业调转促的任务还很艰巨;职工队伍老化,经营骨干缺乏,人才交流渠道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把握理念,奋力抢抓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启动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方面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需要我们科学应对,化危为机,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用足用活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抢占发展先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一)主动认识,深刻理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展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的标志就是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及其相互影响作出的重大判断。

供销合作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跟随其中,进入新常态。“十二五”我省系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虽然高于全国系统,高于我省,但近两年也呈现出下降态势,这就是新常态大逻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所以,供销社的同志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的客观规律性,准确把握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善于捕捉新常态下蕴含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二)凝聚共识,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的五大发展理念。 一是创新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动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发展,就抓住了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现在,中国进入了创新时代,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各地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的要求,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强烈的创新意识驱动改革和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供销社。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增强解放思想的能力、增强创新本领的能力、增强营造鼓励创新体制机制的能力,真正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 二是协调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不平衡问题。供销社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上下级之间的不平衡、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行业之间的不平衡等。我们必须按照《决定》和《实施意见》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来解决这些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真正实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三是绿色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供销社一产和二产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护好青山绿水;三产要在绿色有机、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上下功夫,在美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作示范,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重复建设,切实提高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开放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按照开放办社、合作共赢的要求,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强化系统内外联合合作。要注意防止因开放办社方式方法不正确、管理履职不到位等而出现的问题,来阻碍和否定开放办社,这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关键是要强化开放办社的理念和提高开放办社的能力水平。 五是共享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各级供销社要处理好自身发展与服务“三农”的关系,努力把“蛋糕”做大,切实把“蛋糕”分好,真正让国家、农民和供销社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有深刻理解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新要求,才能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三)坚定信心,奋力抓住加快发展的新机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加强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与对接,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支持供销社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深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中央《决定》和我省《实施意见》的出台,为新时期供销社改革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持。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部署、对供销社工作的新要求,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供销社的新期待和新关注,都给供销社改革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加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全系统无论是经济总量、盈利能力,还是产业布局、经营结构,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可以说,目前我省供销社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难得的、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必须抢抓机遇,奋力作为,加快发展。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努力实现新突破

2016 年的工作思路 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我省《实施意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努力在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十三五”时期总体目标 是:到2020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4000亿元、利润总额70亿元、所有者权益388亿元,较2015年年均增长约10%、8%和6%;六大经营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对接各层次资本市场的挂牌、上市企业8-10家;基层社和各类经营服务网点乡镇覆盖面达100%;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达5000家;综合服务社5000家;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全国系统先进行列。

2016 年的奋斗目标 是: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2735亿元、利润54亿元,同比均增长13%左右;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60个(其中新增上市公司2个),新改建配送中心10个,新建、改造批发市场10个,新增庄稼医院科技服务网点200个,新增经营网点2000个,覆盖全省85%以上乡镇、60%以上的行政村;新建基层社100个,建设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个,建设综合服务社星级社200个,发展各类协会16家。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贯彻《决定》和《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综合改革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是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的工作重点、主要任务。全系统要按照中央《决定》和我省《实施意见》要求,按照深化综合改革总体部署,坚持一条主线(为农服务),抓住两个关键(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深化三项改革(基层社、联合社、社有企业改革),完善四个体系(组织、流通、服务和监管体系),实现五个突破(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取得突破)。省社将其表述为“12345行动计划”。只有把这个行动计划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才能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要深刻理解深化综合改革的主要精神,明确主攻方向。 过去一年,全省系统一边贯彻落实中央《决定》,一边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出台我省《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以及地方的意见或方案。今年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上述三个文件,尽快出台本地的意见或方案,并全面加以贯彻实施。一是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省社提出的“12345行动计划”就是对文件主要精神的高度概括。“1”是主线,是方向,是宗旨;“2”是核心,是目的,是目标;“3”“4”“5”是方法,是手段,是措施。“12345”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地明确了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怎么改革的问题。各地要通过学习、讨论,使这个行动计划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二是深化“三项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各地要根据自身情况,对基层社、联合社和社有企业三个方面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照文件要求,确定改革方法、措施和时间表、路线图。三是完善“四个体系”。通过改革,组织体系要做到上下贯通、机构健全;流通体系要做到龙头带动、织密网络;服务体系要做到哪里需要服务哪里就有服务,哪里需要什么服务,供销社就提供什么服务;监管体系要做到哪里有决策、经营、服务活动,哪里就有监督管理,确保供销社改革发展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以此实现“五个突破”,实现深化综合改革的目的。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12345行动计划”是总纲,它与“新网工程”建设、“三社一会”建设等重点工作来说,只是角度不同,相互之间既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又是相互支撑、互为融合、并行不悖的有机整体,完全符合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摸索经验以点带面。 改革试点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省、市、县抓自己深化综合改革的典型,省社初步确定宿州、合肥、黄山三市及潜山等县作为试点,摸索经验,更好地指导面上工作;另一层意思是对文件中明确的需要专项“试点”的部分改革任务,如开展中小型银行试点、对联合社机关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试点、抓好县级社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改革试点等,在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同时,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在实践中趟出切实可行的路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要牢牢守住改革底线,切实加强风险防控。 各地在改革实践中,要认真贯彻汪洋副总理“五个不能”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我省有关“防风险”部署要求,切实增强“五个风险”(即市场风险、经营风险、金融风险、廉政风险、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防控制度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经济平稳运行、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大力拓展为农服务领域

拓展为农服务领域,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是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网工程”建设的主要工作,也就是要重点实现突破的五个方面。

一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 要结合各地农业生产实际,不断探索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新路径,加快构建规模化、综合性、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要鼓励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探索多样化的土地托管服务模式。要创新农资服务方式,推动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加快农业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建设。要继续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和农技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要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 重点加强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建设,优化网络布局,健全网络功能,提升网络运营服务水平。要打造农产品推介新渠道,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功能,提升运营质量水平。要积极参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和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要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多种形式产销对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要进一步完善从“菜园子”到“菜篮子”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一批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集散市场和仓储冷链设施、生鲜超市零售终端等,让广大城乡居民分享更多收益。

三要完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 要主动与村委会和居委会合作新建一批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综合服务社(中心),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加强与流通网络的对接,开展“全方位、多样化、一站式”服务。要切实加强与民政、金融、邮政、通信等部门的合作,注重承接其他部门涉农服务项目,形成服务合力。要统筹整合城乡服务资源,积极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四要稳健开展农村金融服务 要在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监督指导下,稳健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有效开展适应农民需求的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租赁等服务。具备条件的供销社应积极争取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担保公司,并按照职责分工,承担起相应风险。加快培养和引进金融专业人才。省社将积极创造条件,适时组建中小型供销合作社银行。

五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 要大力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企业,支持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化,着力构建网络交易系统。要在健全完善系统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服务实体网络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实体网络”有机融合、良性互动的方式,加快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和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互联互补、互助共荣。加快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物流、服务、体验、质量追溯等功能,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

(三)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主要是加强“三社一会”建设,即基层社、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行业协会建设。

一要加大基层社建设力度。 对现有基层社,要加快完善治理结构,落实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对空白乡镇,要采取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的办法,加快新建基层社的步伐。要拓宽基层社负责人选任渠道,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农村能人等入社参选。对暂时不具备新建条件的,可以采取以周边实力较强的基层社增设网点、覆盖带动的办法,来增强服务功能。各地要按照省委《实施意见》的要求,分批分类推进基层社新建和改造。基层供销社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三个允许”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作为农民合作社进行工商登记注册,这样可以享受农民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县级社作为第一责任主体,要加强统筹谋划。各级社都要加强对基层社建设的指导。

二要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 要通过自办、领办等多种形式,依托基层社、龙头企业,吸纳农民、种养大户和各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入社入股,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建设的示范引导和典型培育,切实提高农民合作社质量和层次。要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培育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尽快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影响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农民合作社提升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带领农户增产增收。

三要加强行业专业协会建设。 在当前政府简政放权的趋势下,各级行业协会要找准定位,创新服务方式, 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强化购买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与联合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为农服务合力。要以县、市、省三级联合社为依托,加快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动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发展。

(四)着力加强联合社自身建设, 完善行业指导体系

要围绕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各级供销社要根据职责分工,重点抓好自身建设。

一要深化联合社机关改革。 按照省委《实施意见》要求“到2016年底,要全面健全市、县两级联合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按照建设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优化联合社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稳定县及县以上联合社机关参公管理,允许不同发展水平的联合社机关选择参公管理或企业化管理模式。

二要进一步密切层级联系。 省级和市级联合社要加强本区域内供销社的行业管理、政策协调、资产监管、教育培训,贯彻落实好上级社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完善联合社对成员社的考核奖惩机制,建立成员社对联合社的工作评价机制。做实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统筹用于基层社建设和为农服务。

三要 进一步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关系。 加快建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按照理事会授权,建立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并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监督。探索联合社机关对社有企业的多种管理方式。探索组建社有资本投资公司,优化社有资本布局,重点投向为农服务领域。改革期间,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探索过渡性办法,促进供销社机关干部和社有企业干部合理流动,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五)着力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健全经营服务体系

要围绕构建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各级社有企业要按照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要严格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激励约束和风险防控机制。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战略制定、重大投资、考核奖惩、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决策作用。要围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企业人事制度、产权制度改革,依法依规实施员工持股,完善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要强化经营管理人员的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意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要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对供销社文化的认同感。

二要积极推进联合合作,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要加强系统内外的联合合作,在具体方式上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着力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在为农服务中发挥关键性的支撑作用。要加强优质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和奖励。对有实力的企业,要充分激发其上市欲望,创造条件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其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对有潜力的企业,要建立上市资源储备库,分门别类进行跟踪指导,支持其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合肥银山棉麻、桐城绿福股份今年要加快完成上市工作。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寻求与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探索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延伸产业链,抢占价值链高端。

三要全力抓好调转促,推动转型升级。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4105”行动计划要求,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营结构,帮助传统产业调结构、转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粮食、棉花、玉米等部分大宗农产品产量增加,去库存压力很大,再生资源行业面临钢铁企业去产能,烟花爆竹企业时值环保压力,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如果我们不未雨绸缪,早作谋划,将来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走出国门,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四要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三去一降一补”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销社要密切关注“三去”带来的市场变化,关注“一降”带来的利好,关注“一补”带来的反思。当前,全省系统需要补的短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补解放思想的短板,补创新能力的短板。这两个短板补好了,“三去一降一补”的机遇就能抓得住,我们当前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六)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深化综合改革提供保障

一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把作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着力点,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要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巩固专题教育成果,踏实做事、诚信创业、老实做人、敢于担当。要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抓党建,精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系列活动,继续加大企业党建工作力度。要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30条要求,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二要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各级社要注重在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创新意识、团结协作、工作作风等方面,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尤其要高度重视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培育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要鼓励和支持班子成员、中层骨干再学习、再深造,激发人力资本创业活力,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牢固树立“引进资金不如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不如引进人才”的理念,着力打造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和企业家队伍,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三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增强落实政策的本领。 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将中央和我省一系列“三农”工作部署,以及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文件政策有机联系起来,深刻领会,融会贯通,掌握和运用好优惠政策。要强化政策执行力,在深入解读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政策含金点,切实将纸上政策转化为具体实践,形成现实生产力,释放出改革红利,推进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位理事、各位监事,同志们,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赋予新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社的坚强领导下,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新的更大作为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不断开创“十三五”时期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新局面,为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