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许春樵谈文学与创作:希望我的倾诉能寻到共鸣

16.09.2015  12:02

  日前,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许春樵现身黄山书市,并带来迄今为止作品版本品种最多的签售会,《放下武器》《男人立正》《酒楼》《屋顶上空的爱情》的多种版本让众多读者欢喜不已。多年来,许春樵一直活跃在文坛,笔耕不辍。谈及新时代下的文学与创作,许春樵直言,传统写作与读者现代阅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之间产生了距离,这给作家创作带来挑战和难题。

   文学是人内心的自我倾诉

  许春樵坦言,在时下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静下心来谈论文学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作家已成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人类唯一不能消失的是语言,这是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的。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人为什么需要文学?”

  生活在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苦闷,文学要做的便是把人们内心压抑的东西表达出来。“把那些不好说、不便说甚至是不能说的东西化为文字,所以文学是人内心的自我倾诉,并且希望这种倾诉能够寻求到读者的共鸣。”

  其实寻求共鸣并不简单,许春樵笑称,自己最怕书写出来别人不买账。“前几天我在一个回购旧书的网站上,偶然回收了一本曾经送给别人的我写的小说,上面还盖着我的印章,这让我感到十分沮丧。”作家和读者之间能因为文字的力量产生共鸣,许春樵说,这就已经是很好的作品了。

   悲剧的力量更能触碰人心

  既然人类需要文学,那么文学应当写什么?许春樵认为,不能只是提供表层的文字信息,文学应该让灵魂获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文学应当进入人们生活最苦难的部分,把人生残缺的一面,受伤害的一面剥开给大家看。”因此,悲剧的力量往往更加让人印象深刻,更能触碰人心。“悲壮引起人们的崇高感,悲惨滋生同情、仁慈和善良。悲剧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学会重振勇气和精神,甚至改变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许春樵说,如果说产生共鸣是很好的文学作品,那么提升读者的认知,重塑读者的心灵就是伟大的经典的作品。“比如《红与黑》,不是写庸常意义上的男女情感,而是写到了人性中的忏悔和赎罪,对于人性乃至生命意义的探讨,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经典。”

   作家需要改变叙事方式

  2012年,许春樵创作了长篇小说《屋顶上空的爱情》,讲述了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初入社会的一段经历,关注了“蚁族”的住房梦,该作品原载于《当代》,反响强烈。许春樵表示,该书出版时被出版社规定在20万字左右,出于市场的考虑这样的要求也是无可厚非的。“写得太厚重了,读者可能就不干了。当然,文学的绵密质地和烟火气可能就会受影响,这也给作家带来难题。”

  许春樵说,巴尔扎克用两页多的篇幅写伏盖公寓的院子是当下读者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大部头可能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我们既不能对大师们的经典叙事失去尊敬,又面临现代阅读和出版规定等因素对我们造成的挤压。”

  面对问题,许春樵表示,作家的叙事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叙事节奏要加快,叙事语言要更加精炼和准确,叙事的频率和现代人的生活频率、接受心理要相匹配。”许春樵直言,有些作家只是单纯提供信息和故事,没有了文学的感觉。“文学不能只是编几段故事,那就变成故事会了,文学应该要提供给读者认知和全新的视角,这才是最高的意义和价值。”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