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作家毕飞宇:今年的诺奖不是一个冷门
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获奖,越来越多的人提到“非虚构”这个词。这是非虚构文学的胜利吗?对于中国作家来说会有哪些影响?昨日,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毕飞宇。他觉得,如果出现一窝蜂现象也是好事,不管怎样都会激励一些作家严肃郑重地去思考这样一个写作。
田野调查式写作依然稀缺和珍贵
“可能中国这么多年以来,觉得小说更为重要,对非虚构一直持有更多的质疑。”毕飞宇说,仅仅把诗歌、小说等虚构作品算作纯文学,是不对的。近几年,非虚构文学在全世界普遍受到重视,在欧美国家,优秀的记者和优秀的作家同样受到尊重。他认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应当说是诺贝尔对非虚构写作的一次肯定和鞭策。无疑也是对我们认识非虚构文学在当下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加深,开启了新的视野。
毕飞宇告诉记者,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当年就任《人民文学》主编时,在其杂志开辟了“非虚构”单元,开启了国内“非虚构”写作的新纪元,“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无论是新闻界还是文学界,国内的‘非虚构’写作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也因此创作了非虚构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因为“非虚构”写作以直接、犀利,真实感、现场感强为特性,因此它干预现实的能力是小说和诗歌所不具备的。在这个时代,对于人类生活、社会事件具有更深理解和表达的作品,依然是极为稀缺和珍贵的。而非虚构的这种实证的、田野调查式的创作方式,是这个时代的文学精神。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些年来,国内很多的作家经历现场、报道重大事件,这体现了文学人的担当。
非虚构文学所面临的考验更严峻
在毕飞宇看来,近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得令人跟不上步伐。因此很容易对事物采取轻浮的、消费性的看法,加之,现在全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人们都带着消费心理去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往往事情还没有经过沉淀,就已经改变了方向。非虚构文学作者所面临的考验比以前更为严峻,这就需要作家自身的定力和抵达真实所付出的勇气。他表示,面对这样的时代,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一个选择。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文学也在不断地洗涤,他认为,这需要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关于诺奖对中国非虚构的影响,毕飞宇觉得如果出现一窝蜂现象也是好事,不管怎样都会激励一些作家严肃郑重地去思考这样一个写作。曾经当过记者的他相信,“好的非虚构作品,也许会出自记者们之手。”但他也强调,阿列克谢耶维奇写一本书花五六年甚至十年,我们的很多作家做不到。如果仅仅是采访一下、查找点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不难看出,她经历过极大的内心震荡,并且从最小的地方入手,从最普通人的经验入手,去发现时代的声音。“对我而言,写出好的非虚构作品,同样和写一部长篇小说一样,需要身体与心灵的投入。”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