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查获10万余瓶假酒:名酒竟是几元一斤散装白酒

11.10.2014  11:13

本报讯  当你与人觥筹交错的时候,你或许就喝下一杯假酒。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省公安厅“打假办”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打击假酒犯罪行动”。10万余瓶茅台、五粮液、迎驾、宣酒等品牌假酒免于流入市场。

在省厅“打假办”统一指挥协调下,9月25日开始,合肥、亳州、阜阳、淮北、宿州、蚌埠、淮南、六安、滁州、马鞍山、芜湖、安庆、宣城等市公安机关,开展了集中打击假酒犯罪收网行动。

本次行动,全省公安机关共破案5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1名,查获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洋河、口子、迎驾、宣酒、种子等品牌假酒10.6万余瓶,按照市场真品价格计算涉案价值达6472万余元。警方发现,不少假冒名酒里灌装的竟是几元一斤散装白酒。

制售假酒的酒瓶、商标如何能够大量得到?在案件中,记者发现犯罪嫌疑人往往从品牌酒消费最多的酒店着手。2014年6月,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获得一条线索,宿州人尹某长期从酒店服务员处高价购买高档白酒酒瓶、瓶盖、包装箱、包装袋、标签等成套包材,随后警方挖出以刘某某家族成员为纽带、产供销涉及阜阳、合肥以及郑州、北京等10余省市的制售假酒犯罪网络。

在数起案件中,记者发现这些制假团伙往往都有一条遍布全国的采购以及订单销售链条。2014年8月,庐江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发现以庐江县崔某家族成员为纽带、产供销涉及多省市的制售假酒犯罪网络。经查,2013年以来,崔某与其父等人组成制售假酒团伙,在合肥瑶海区、庐江县设立制售假酒窝点,由崔某负责指挥经营,从广东东莞、山东菏泽、浙江温州购买假酒标识、酒瓶、包材,生产假酒后并将其批发给合肥、宿州、淮北、铜陵、阜阳等地下线经销商对外销售牟利,按真品估价涉案价值300余万元。 皖公新 本报记者 陈牧

0

编辑:许大鹏

资讯标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