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向社会资本敞开怀抱

30.10.2014  12:12

      “安徽省体育局通过与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合作,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安徽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发展处处长杨晨曦举例说,大到安徽华宏公司的“NBA活力城”项目、中航工业合肥昌河公司的合肥航空产业园项目等重点项目,小到东方阳锐的健身器材、和县羽毛球、定远的篮球等一个个体育器材,引入民间资本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家大力吸引社会投资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社会资本进驻体育建设,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

      《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记者从新颁布的《意见》中看到,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加快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优化场馆等资源配置,提升体育产业对社会资本吸引力。培育发展多形式、多层次体育协会和中介组织。加快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体育用品、体育服务、场馆建筑等行业发展。

      同时,还积极引导体育企业做强做精。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提升服务贸易规模和水平。扶持体育培训、策划、咨询、经纪、营销等企业发展。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

扶持政策含金量十足

      国家在鼓励民间资本、民企进入体育产业的同时,还给予很大扶持。《意见》明确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予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

      此外,体育服务、用品制造等内容及其支撑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企业捐赠体育服装、器材装备,支持贫困和农村地区体育事业发展。

      《意见》要求,各地要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多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加强督察落实。

      “安徽省早在2011年就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做足功夫。”杨晨曦说,《意见》提出,要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体育产业体系,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打造一批有安徽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体育品牌。

      “十二五”以来,国家《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相继颁布实施,全省群众体育事业进入崭新阶段。省体育局已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共同研究国务院出台的《意见》,并会同省发改委等职能部门,学习借鉴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政策文件经验,尽快出台符合安徽实际的实施细则。”

安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省体育局始终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体育产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体育产业相关领域。

      一是建设体育场馆,为群众体育提供更多的健身娱乐场所。支持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入体育产业,重点支持服务安徽华宏公司的“NBA活力城”项目,中航工业合肥昌河公司的合肥航空产业园项目以及在2013年“中国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博览会”签约的11个体育健康产业园项目。

      二是投资以体育健康产业园为代表的体育休闲产业项目。加强与安徽健康产业联盟的合作,鼓励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投资参与发展体育产业。

      三是投资研发生产体育健身器材产品。省体育局从资金扶持、服务引导、宣传推广、优先采购等方面,帮助企业做好商标注册、技术研发、产品标准化和营销等基础工作。杨晨曦说:“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器材,我们都不遗余力地帮助民营企业发展。”省体育局结合全省体育产业统计,摸清家底,建立全省体育企业名录库;通过市县体育部门指导、协调帮助企业注册商标,创立自主品牌;借助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北京服务业贸易大会等平台,帮助企业扩大宣传,加强市场营销;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支持企业研发体育器材新产品。

      杨晨曦说,下一步,省体育局将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9.2会议精神,落实相关优惠支持政策,推动全省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体育产业;以汽车露营地规划、建设为重点,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全省体育健康产业园等重大体育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壮大我省体育产业规模;继续培养品牌赛事活动,宣传、推广全省体育产业精品项目,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全省皖南示范区争创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中来。

责编:刘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