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革点燃梦想 用责任书写辉煌

15.06.2014  12:11
  有人说,这是一座变革与新生的城市。

  有人说,这是一座生机与活力的城市。

  有人说,这是一座激情与梦想的城市。

  …………

  一个真实生动的合肥,改写了很多人关于长足发展的“时空想象”。

  这些年,只是合肥史上的一瞬间,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她的发展轨迹。

  “新跨越、进十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处,合肥人距离自己的梦想从未如此接近。

  这样一份光荣与梦想的背后,是全市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砥砺前行。

  “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各县市区、各部门负责人,大家对合肥的发展思路都非常清晰,对事业充满激情和责任。”无论是来肥考察的外地党政代表团,还是实地走访的各类企业家,合肥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责任,成为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

  激情,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斗志。合肥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凝聚成一股奋力前行、永不懈怠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拥有这样一份光荣与梦想,让我们在一个广阔的视野里,回望一座城市的成长壮大;更让我们在一个清晰的坐标下,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梦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凝聚——        打破“路径依赖”,在发展中统一思想,在实干中凝心聚力

  长丰县费岗村,昔日江淮分水岭上一个默默无闻的落后村,如今已变成人人羡慕的“全国美好乡村创建试点村”。

  从落后村转为“试点村”,费岗村村民最大的感受不仅仅是腰包逐渐鼓起来,更重要的是进村入户的领导干部也多了起来。“修路、种草莓、通自来水、建设美好乡村,干部都来征求我们的意见,就连县委书记都来了很多次。”村民丁广华说。

  低调,缺乏激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以前不少干部的状态。“当初,我们这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走出去感觉都被人家瞧不起,说话没底气,更怕面对媒体,不知道能说什么。”长丰县一名乡镇干部如是说。

  合肥大发展的态势,逐渐改变了长丰县领导干部的这种精神状态。在甩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后,长丰县上下一心,立下了“全市争先进、全省争一流、全国争百强”的奋斗目标。

  其实,不仅仅是长丰县。这种转变发生在整个合肥。

  合肥,犹如一辆疾驰在快车道上的高速列车,在开始新的征程之际,必须破解这样的时代课题——

  当“合肥模式”、“合肥经验”备受关注之时,合肥是否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创举?

  当“全国超前”、“全省率先”早成习惯之时,合肥是否能一直坚定这样的步伐?

  当“合肥做法”、“合肥实践”耳熟能详之时,合肥是否还能一直延续这样的优势?

  “在成绩面前,我们没有任何骄傲自满的资本,更不能存有歇一歇、停一停的心态。”合肥市的决策者时刻为干部敲起警钟。“今天的模式和优势,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明天很可能变成令人担忧的‘路径依赖’、‘体制惯性’!

  如何打破这种“路径依赖”?毫无疑问,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满腔激情,才能在平凡中成就一番事业。只有时刻坚定信念、铭记责任,才能不断创造机遇,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目标业已确定,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在2012年2月召开的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市委正式提出“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的总要求。

  “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大局意识,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水平,展现什么样的优良作风,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在新的征程中,合肥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在躬身自省。

  时代呼唤激情,激情成就事业。合肥市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自省,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积极投身合肥建设和发展的火热实践中。

  秉承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合肥上下正凝聚成一股合力,推动着这座城市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

  激励——        打破“论资排辈”,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为政之道,首在择人。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人才资源是在所有资源中含金量最高的“第一资源”,而干部资源又是人才资源中最为稀缺的资源。

  当下,选用一个干部,体现的是一项政策,反映的是一种观念,形成的则是一种导向。

  然而,长期以来,各地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却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势:“论资排辈”、“按部就班”、“平衡照顾”,不重能力重学历,不重实绩重资历……

  怎样打破这种陈旧的用人观念?合肥在努力探索。

  公推公选、公推竞选、公推竞职、市县联合公选……近年来,结合本地实情,合肥在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采取多重方式选拔大量优秀人才,充实县区党政班子和市直关键部门力量。

  用一贤才群贤毕至,见贤思齐蔚然成风。一个个优秀人才通过竞争性选拔等途径,走上领导岗位。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仅仅依靠一两次“竞争性选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合肥深明这一点。

  2013年1月11日,对于合肥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来说,这一天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当天上午,合肥市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成立,标志着合肥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正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这为各类人才的崭露头角提供了有利契机。

  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专家王琦赋予了考评中心更深远的意义:“中心的成立,不仅仅是简单的选拔人才,关键是通过考试与测评,以最低成本发现人才,真正做到选拔一批、发现一批、储存一批。

  坚决反对不思进取、怕担风险、怕负责任、做太平官的保守思想,旗帜鲜明地鼓励冒尖、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在合肥市干部队伍中,一种敢闯敢试、敢走新路、敢破难题、敢于负责的良好导向正在逐渐形成。

  今年4月,包河区在全市首推干部勤政档案。第二季度开始,包河区领导班子到中层正副职全部纳入勤政档案建档范围。领导干部做了哪些事情,哪些工作自认为很出彩……这些都要一一记录在档,并作为干部提拔升迁的重要依据。

  “勤政档案还与干部绩效奖惩和‘出口’相结合,必要时将调整工作岗位直至降免职务处理。”包河区有关负责人说,建立勤政档案,就是着力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着力解决懒政、庸政、误政问题,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政、善政的干部队伍。

  政以才治,国以人兴。合肥树立起“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真正做到以德才兼备取人,以发展大局取人,以工作实绩取人,真正把那些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对发展有热情,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善于突破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激起广大领导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拥有了强有力的“发动机”,合肥发展势不可挡。

  锤炼——        打破“体制藩篱”,人才在基层历练,干部从一线选拔

  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承载着合肥的光荣与梦想,寄托着合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如何将这一伟大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基层及建设一线是干部成长的熔炉,更是年轻干部最好的课堂。

  “青年人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和前途融入合肥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立足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创造骄人业绩,展现青春风采,实现人生价值。”市委主要领导这样寄语年轻干部。

  两年前,基于“百名县干大招商”这一神圣使命,合肥组成了历史上一支规格最高的招商队伍。两年后,这支队伍为合肥招商引资带来了丰硕成果:实际引进项目489个,实际到位资金429.4亿元,包括华南城等一批重大项目。

  合肥还将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招商档案,把招商实绩及考核结果存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干部年度考核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耳闻之不如目睹之,目睹之不如足践之。”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这是领导干部提升能力的现实需要和必由之路。

  扎根基层一线,前景一片广阔。肥东县响导乡副乡长孙金对此深有体会。当初,身为大学生村官的孙金,在换届选举中当选为副乡长。

  “角色变化太快,没想到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副乡长。”孙金说,3年多的村官生涯,一切从“脚底板”练起,去掉了书生气,多了些泥土气,也提高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体会到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这一切,并非偶然。合肥始终坚持面向基层一线、面向生产建设前沿,把那些领导发展有思路、推进发展有办法、服务发展有激情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着力营造干事在基层、成长在一线、发展比实绩的浓厚氛围。

  一线历练,淬铁成钢。打破干部成长惯例,合肥先后从市直部门和经济建设主战场,选拔50多名年富力强、具有较强驾驭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县市区党政班子,并通过公开选拔、公推竞选等多种渠道,选拔了55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市直重要管理部门。

  一根正确的“指挥棒”,在合肥大地演奏出一曲干事创业的壮美旋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合肥干部干事创业的气魄频频打动投资者。“之所以选择投资合肥,最大的原因就是看中了‘人’的因素。在这里,干部风清气正,一心想干实事。”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这些不仅成为合肥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外来投资者看好合肥的一大亮点。

  到基层历练,从一线干起。广大干部找准了成长的航向,他们将基层一线当成练兵场,以满腔激情去经历风雨,去开启智慧,去积淀力量。

  激情,点燃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