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安徽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将达70处

09.10.2017  13:46

  现如今,湿地不仅仅是旅游的好去处,更是一个城市生态保护成果的重要体现。日前,《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正式颁布,到2020年全省新增湿地1.15万公顷,省级以上湿地公园达70处。同时,明确分级管理制度,政府主要领导成员对湿地保护承担主要责任。

  根据方案,我省对湿地实行功能管制和分级管理,全省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重要湿地包括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省重要湿地。将全省104.18万公顷的湿地管控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市、县,明确湿地的面积和边界。各市、县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湿地保护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终身追责机制。

  监管方面,我省将探索建立湿地利用预警机制,对未经批准将湿地转为其他用途的,根据“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由责任主体承担修复责任。能确认责任主体的,责任主体可以自行开展湿地修复,也可以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修复。

  方案明确具体目标,确保全省湿地总面积不低于104.18万公顷,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增湿地面积1.15万公顷,县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达到25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达70处,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重点在长江、淮河、新安江等大江大河、沿江沿淮湖泊群、皖西皖南大型水库、采煤沉陷区、山地沼泽湿地等开展针对性保护修复。

安徽在全国率先立法实行"林长制"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安徽省地方性法规新闻发布会上获徽广播
安徽公布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实行目标责任制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确保全省湿地总面积不低于104.News.Hefe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