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专题报道之五】各代表团围绕教代会材料进行分组讨论

20.03.2015  15:00
 

本网讯   连日来,参加教代会七届四次会议的代表围绕《学校工作报告》、《学校2014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度财务预算(草案)报告》、教代会七届三次会议《提案工作报告》、《安徽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等材料,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第一代表团代表认为,在当今形势下,启动实施综合改革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坚定目标和信念。希望从当前最需要解决的一两件事作为开局,为广大教职工树立改革的信心;希望能够激活全校师生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共同奉献智慧。代表们还对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改革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建立师资协调与共享机制、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等问题展开讨论。


 

第二代表团代表们希望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和政策,落实小班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和考核模式,积极采取讨论式、启发式课堂教学,逐步实行以平常的作业、小论文、小组讨论等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考核方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数量,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人才引进标准,加大管理干部的培养培训力度和干部交流力度,学校的办学资源和公共资源要使用合理、管理科学。


 

第三代表团的代表讨论认为,根据国家教育改革思路,我校推进综合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要结合我校实际,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切实做好本科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人事、科研、学生工作等方方面面的改革,要将本科教学的改革目标明确化,积极采用国际国内已比较成熟的教学管理模式,要量化改革指标,不能仅仅停留在“探索”和“尝试”上。在本科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


 

第四代表团代表认为,《学校工作报告》文字简练,求真务实,全面客观地总结了去年的工作成绩,科学明确地阐述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和今后综合改革的总体方针与系统性方案。大家一致认为,《综合改革方案》是指导我校今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和长远性的历史意义。在讨论中,各位代表还对如何进一步完善综合改革方案,从改革理念、改革问题与重点、改革内容与措施,强化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与建议。


 

第五代表团代表认为,学校工作报告全面展示了学校一年来的发展变化,让人看了感到骄傲、自豪,有归属感。代表认为,高校综合改革势在必行,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非常及时。代表还对方案中提出的“逐步淡化年度考核,强调以贡献为侧重点”、“创造条件,实行教考分离”、“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自主放开专业选择”和“提高综合素质”等内容展开探讨。


 

第六代表团代表们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研究生手册》,改善研究生专业学位中心办学条件。要完善职称评审制度,要区分不同学科专业,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给专任教师配备办公场所,便于师生交流和对学生给予指导。稳步推进住宿学院制改革,探索建立“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推行职员制改革,改善基层管理人员的待遇。关于龙河校区危旧房改造,代表们指出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合规推进龙河校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做好相关信息公开工作。


 

第七代表团代表认为,综合改革方案要有更具体的实施措施;要充分讨论、听取意见;要做好顶层设计,突出分类指导原则;改革实施中要有执行力,要注意循序渐进。要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提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收入水平。加快推进龙河校区危旧房改造,同时注意综合、全面、合理的规划。加大对应用学科的政策、经费的支持和投入;注意对小、新学科的扶持;注意保持和发展安徽大学的文科特色。要加大对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的经费支持;大力推进就业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第八代表团代表认为,《学校工作报告》和《综合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细致地展现了一年来我校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就,描绘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财务工作报告体现了勤俭治校的理念。代表们认为,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要为教师安守教学岗位提供制度保障,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贡献突出的优秀教师,引导广大教师以学术素养、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第九代表团代表认为,学校的综合改革方案很有胆识,思路清晰,内涵丰富,体现了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关系到每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加大对综合改革方案的宣传力度,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认同和积极参与。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要有政策倾斜,强力推动;在资源有效配置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合理使用各个校区的办学资源与科研用房,提高利用率。着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基层人员的发展问题,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对管理队伍和支撑队伍的培训与培养力度。


 

第十代表团代表们一致认为,学校工作报告工作回顾客观全面,问题梳理实事求是,2015年主要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综合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主题鲜明,结构清晰,要点突出。代表建议,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师德建设,要加强工程实习实训中心建设,人事政策能够有分类分层的标准,加强学术氛围营造,鼓励老师崇尚学术研究,积极形成高水平科研成果,提高学报稿源质量和水平。加强国际化指标和措施的引导与考核,提高中青年教师访学研究的实际效益与水平。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水平,改革校园保障和服务水平。


 

第十一代表团代表认为,《学校工作报告》充分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综合改革方案》的出台又昭示着学校光明的前景,令人欢欣鼓舞。代表们提出,加强包括图书馆、附属学校在内的支撑单位其人员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希望学校充分予以关注。


 

第十二代表团代表认为,《学校工作报告》内容丰富,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大量的数据记载2014年取得的辉煌成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综合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对学校当前形势的判断与面临的困难、总体目标和预期成果分析得科学、客观、到位,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代表建议学校多出台扶持政策,用于后勤和产业系统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享学校改革和发展成果。(李贤吕昊 徐鹤 张伟伟 顾雯鑫 程晨 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