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生产呈“三增”态势

04.06.2014  18:42

在庐江县同大镇长丰村,收割机正在抢收小麦。今年,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庐江县,先后战胜高温多雨等多种灾害,45万亩小麦喜获丰收,预计每亩单产288公斤,同比增长3.66%,总产量约13万吨。

  当前,我市油菜收割已经结束,小麦收割也接近尾声。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夏粮收购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夏粮有望实现种植面积增加、单产增加、总产增加“三增”态势,预计小麦总产量将超70万吨,增产超10%。

  据市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已成定局。据测产调查,今年我市小麦生产呈“三增”态势,即:种植面积增加、单产增加、总产增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202万亩,较上年增加5.1%;预计单产360.5公斤,较上年增加4.9%;预计总产72.9万吨,较上年增加10.3%。

  小麦增产在望,市场行情却不尽如人意。当前,国内小麦市场呈现出“一高、两低”现象。所谓“一高”,即小麦最低收购价高。今年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最低收购价由去年的112元/百斤提高到今年的118元/百斤。所谓“两低”,即批发市场成交低迷、市场消费低迷。今年国家粮食交易批发市场小麦拍卖成交率从年初的70%下降到30%左右,进入5月上旬,成交率仅为6.8%,且大多以底价成交。此外,由于饲料需求下降导致玉米价格下跌,受其影响,今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也逐渐走低,目前,我市陈小麦市场价在120元/百斤以下。

  小麦市场行情虽然走低,但农民切莫慌。我市自5月30日起启动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今年生产的国标三等小麦为标准品,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均为每市斤1.18元。目前,我市已安排首批委托收储库点45个,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将至9月30日结束。

  “由于小麦不是我市主食品种,口粮消费量不大,商品率达80%~90%,预计商品量将达到55万~65万吨。”市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夏粮收购主体主要有四类:一是储备轮换收购,今年县、市、省、中央四级储备粮轮换收购约10万吨;二是面粉厂、饲料厂等加工企业收购;三是站台、码头外地收购;四是最低保护价收购,预计国有粮食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收购30万~3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