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小蜀山陵园今年推出175个壁葬格位 仅被预定4个

04.11.2014  10:41

今年6月份,合肥市小蜀山陵园推出“壁葬”,4个多月过去了,情况如何?昨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仅有4个壁葬格位被预定。事实上,壁葬在合肥已经存在20多年,但市民始终不太“买账”,全市经营性公墓约有10万多个壁葬格位,迄今仅售出2万多个,“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是推广壁葬的“拦路虎”。

  175个壁葬格仅被预定4个

今年,合肥市小蜀山陵园大力倡导环保节地生态葬,在现有的树葬、草坪葬、花坛葬、铜板葬等节地葬式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回廊式壁葬。

“壁葬,就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当作墓碑,并刻上碑文的丧葬方式。”小蜀山陵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壁葬的建筑形式十分丰富,有回廊式、亭子式、四合院式、多层式等,通常一堵壁葬墙可安置几十个乃至几百个骨灰盒,存放量极大,又节约土地。

按照规划,小蜀山陵园计划推出16组壁葬,每组35个壁葬格位,共计560个格位,其中一期推出5组175个壁葬格位。由于壁葬区正在进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尚未正式发售,但根据预约情况来看并不理想,仅有4个格位被预定,其它无人问津。

“以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人还是青睐于选择传统的墓穴,对于这种节地式的壁葬难以接受,有些甚至是排斥的。”小蜀山陵园工作人员透露。

“入土为安”传统成壁葬“拦路虎”

事实上,壁葬,这种对大多数合肥市民来说颇为陌生的葬式,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合肥市开始大力推行公墓的同时,壁葬就随之诞生。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张年长介绍,目前,合肥市共有8座经营性公墓、4座城市公益性公墓、百余座农村公益性公墓,其中,包河文化陵园、小蜀山陵园、福寿园等多个公墓都设有壁葬格位。

“从90年代初,合肥就开始推广壁葬,近几年,壁葬格位数量更是逐渐增多,迄今,全市经营性公墓中约有10万多个壁葬格位。”张年长介绍,虽然合肥市通过各种方式推行壁葬,但市民的认可度却不高,“截至目前,仅售出了2万多个壁葬格位,其余都是空的。”

究其原因,张年长认为,一是中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作祟,二是“厚葬尽孝”的心理导致。采访中,为亡父选择墓穴的徐先生所言也证实了上述分析,“老人去世了,放在‘小格子’里,不能入土为安总觉得于心不忍。而且壁葬只要一千到三千块钱,亲友见了会觉得不风光,说我们不孝。所以即便墓穴再贵也得凑钱买下,将老人安葬。”

或依山坡而建 融合“入土”之盼

市民不“买账”,壁葬是否会退出殡葬“舞台”?张年长表示不可能。反之,合肥还要继续加大壁葬格位的数量。

张年长算了一笔账:2013年,合肥市的火化量约为2.6万,若都选择高碑大墓,加上两旁的道路、绿化等,每个墓穴的占地需要2平方米。这意味着,全市一年需要5万平方米的土地用来安葬,相当于大半个大蜀山文化陵园。如此下去,不出5年,合肥人或将无墓地可买。

张年长表示,合肥在未来将大力推广节地葬式,壁葬正是其中之一。按照规划,到2016年,合肥市每个区至少要再建设一座公益性公墓,公墓主要提供骨灰格位安放服务,可以采用骨灰堂(楼、廊、墙、亭)建筑形式,骨灰存放格位的均建筑面积不超过0.3平方米,单体建筑的骨灰存放数量不超过2万份。

“与传统的土葬相比,壁葬能节约大量土地、石材等资源,是一种节能、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 合肥市某经营性公墓的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感情真切,无论用什么方式安葬逝者并不重要。那么壁葬与“入土为安”之间的“结”又该如何解?其建议,可以在择址时,考虑将壁葬墙依山坡而建,这样既能保持壁葬节地环保的大方向,又能有条件地融合百姓传统观念。晨报记者 王靓

(江淮晨报)

0

编辑:何薇

资讯标签: 壁葬 合肥推出175个壁葬格位 合肥小蜀山陵园推出壁葬格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