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视察之后话法院

22.05.2015  11:49
 

  李行进(省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副主任):

  自觉接受监督,改进法院工作

  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来到蚌埠法院,切身感受到蚌埠中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听取代表意见的自觉性这么强。我看了一下,2014年,全市法院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6次,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办理人大议案3件,代表建议6件,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反馈。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观摩执行、开展访谈500多次,自觉接受监督,改进法院工作。

  这次来视察的代表,有的原来对法院工作不是很了解,通过走进法院、走近法官、走进司法,从蚌埠法院的工作,看到了全省法院的工作状态,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希望“人大代表蚌埠行”是一个起点,愿省高院和人大代表联络交流的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潘丽萍代表(省高院特约监督员、安徽思丹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开促进公平,细节决定品质

  非常感谢省高院组织我们人大代表走进蚌埠两级法院。通过一天半的走访,我有三个感受:第一个感受是,公开促进公平。蚌埠中院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的三大平台建设,做到了办案公开透明,为公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提供便利。第二个感受是,细节决定品质。怀远法院龙亢人民法庭,法官们经常走进田间地头,解决矛盾纠纷,为老百姓提供方便。蚌埠中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做一个二维码,当事人扫一扫,就知晓办案进程。龙亢人民法庭专门设立人大代表联系工作室,体现出对代表工作的重视。这些细节决定了司法服务的品质。第三个感受是,文化沉淀内涵。看了蚌埠中院院史陈列馆非常感动,特别是李克强总理的父亲当年任职蚌埠中院院长的批文原件还陈列在那里,真是镇馆之宝。院史陈列馆展示了蚌埠法院发展的历史,见证了法制的进程,记录了蚌埠法院对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的艰辛努力和积极贡献。

 

 

  刘丽辉代表(黄山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建立法官专项补贴和专家陪审

  通过这次人大代表蚌埠行,我提两点建议:第一点是,希望省高院给我们人大代表提供一些详细数据,最近几年来全省基层法院法官流失方面的具体情况,和普通的公务员流失的比例相比较,法官流失的比例究竟占多高。全省法院法官人均办案数达到多少。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人大代表可以向省政府或是省财政提出建议,建立基层法官专项补贴,专门补贴给办案非常辛苦的基层法官,保持基层法官人才队伍能够健康发展,同时吸引更多的法律人才进入法官队伍。

  第二点是,我曾在省高院旁听一个知识产权案,我省的知识产权法庭是否可以逐步建立知识产权专家陪审制度,建立专家人才库,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时,邀请一些专家参与,公平公正地解决诉讼中的技术方面问题。

 

  汪锡文代表(安徽鲁班集团董事局主席):

  司法服务不能打折

  我看了蚌埠中院在全省率先建成使用的12368诉讼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去年5月开通以来,已为群众办理法律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等求助事务2100余件。我认为,像这样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要推广到基层法院,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法院实现立案登记制后,案件数量必将成倍增长,这就给法院、法官提出更高的要求,司法服务不能打折,便民举措要进一步跟上,要让每一位当事人得到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方田玉代表(枞阳县会宫镇会宫村党总支书记):

  建设好司法查控网

  这次视察中,我看到很多亮点,特别是看了蚌埠中院执行指挥中心,看到执行法官在司法查控网上进行依法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快速见成效。我很惊讶,很触动。相信各地法院通过建设好司法查控网,可以快速执行更多案件,进一步解决执行难,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

 

  张增玲代表(东至县财政局副局长):

  进一步关心基层法院法官

  通过一天半的视察,我对法院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更具体的、更感官的认识和体验。应该说,蚌埠中院、怀远县法院在维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方面确实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在龙亢法庭,我感觉到基层法庭的面貌非常的好。以前没有到实地去看,没有直接感受,认识只是面上的一些东西,具体去看了以后,感触还是很深的。

  我提两点建议,一是建议省高院进一步关注、关心基层法官的工作、生活的状况,尤其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龙亢法庭3位法官,每人一年时间办200多个案件,平均一天多点办一起,还有其他工作。听庭长介绍,有时候从早上开庭一直到下午四点才吃中饭。法院案多人少,特别是基层法官的劳动强度太大,我要为基层法官呼吁。第二个建议,要多渠道地解决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虽然省高院与省财政前年有一个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决定,可以缓解法院一些辅助性工作,但是毕竟法官工作专业性很强,要提高法官办案的质量,就要从根本上要解决法官队伍面临的实际问题。另外,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官队伍的业务培训。

 

 

  汪育红代表(歙县育鸿留守儿童学校校长):

  用“顶天立地”来形容法院工作

  通过视察,让我对蚌埠法院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用成语“顶天立地”来形容法院工作。“顶天”,是指我们法院工作豪迈大气,服务大局意识强,荣获了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多项荣誉,令人钦佩,为蚌埠人民撑起了一片法制蓝天。“立地”,是我们看到了蚌埠两级法院,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建立了功能齐全的诉讼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法院建成12368诉讼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和当事人提供一线通诉讼服务。建立法官工作站、便民诉讼联系点、巡回审判点,选派法官驻点提供诉讼服务和法律咨询,做到了司法为民便民利民。

 

  陈毓代表(宣城市宣州区工商联主席):

  破解执行难做法多

  怀远县法院建筑比较陈旧,虽然没有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但是他们在服务当事人方面很用心,很注意细节。无论是他们的导诉台,还是远程视频接访室,都体现了他们司法服务的便民高效。怀远县法院作为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法院,在积极推进司法改革方面,探索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尤其是在破解执行难问题上,有很多很好的做法,积累了不少经验。从蚌埠市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到怀远县法院执行大厅,让我们感受到蚌埠法院在破解执行难这个问题,作了很多努力,是全省法院的亮点,值得学习。

 

  张丽代表(宣城中学高级教师):

  要加快司法体制改革

  我看到蚌埠法院在信息化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抓住破解执行难这些主要问题,成效明显,令人振奋。蚌埠中院的司法为民也做得好。诉讼服务中心的柜台做得低。我看过几个法院,柜台都比较高一些,有的还做了玻璃隔断,法官坐里面,来诉讼的群众在外面,像医院挂号、交费处,给人感觉很不爽。蚌埠中院把柜台设置很低,这样,法官可以和前来诉讼的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一站式服务大厅里面,少了一道障碍,让群众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情。而且专门设置了导诉台,老百姓在这样一个和谐环境里来立案,心情是好的。我昨天在大厅看到几个来立案的人,他们讲整个立案过程五分钟就完成,十分快捷。

  我注意了一下立案登记制改革,蚌埠市法院一周以来立案登记同比上升57.31%,大部分的案件都在基层。建议法院要加快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审判权运行,要提高案件当庭宣判率,对于事实很清楚的案子,该当庭宣判的就要当庭宣判,不要故意磨叽,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王磊代表(省高院特约监督员、滁州市公证处主任):

  充分保障人权

  我听了法院工作情况介绍,结合自身感受,认为省高院在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充分保障人权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特别是于英生“杀妻冤案”,在真凶未现的情况下,省高院提起再审,依法改判无罪。说明省高院牢固树立铁案意识,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等法律原则和制度,坚决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确保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

  这次视察中,我们都关注了立案登记制改革工作。立案登记制实际上是在制度上解决立案难的问题,但我建议省高院考虑一下如何解决立案受理之后的矛盾纠纷化解问题,官司进了法院,法官如何高效快捷地把矛盾纠纷化解掉,让老百姓真正信服法院。

 

 

  陈勇代表(安徽省交通集团滁州汽运分公司总经理):

  跨区视察法院的方式好

  这次活动,让我们由过去的听报告到走进法院,走进法庭,深入地了解法院,让我们知道法院工作的难,知道法官工作的苦,我的感受比较深。我觉得省高院组织人大代表跨区视察法院的方式很好。我是滁州人,让我来评价滁州法院,有时候可能会碍于情面。但让我们皖东南的代表来看皖北法院,就可以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说的是实话,是真话。过去我们对法院的了解,主要来自法院工作报告,通过实地视察,对法院工作有了真切的了解,今后评价法院工作也就有了针对性。希望省人大、省高院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王效龙代表(石台县小河镇龙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百姓心里有杆秤

  我是石台县小河镇的一名村官,是农民代表,也是新代表,对法院工作不太了解。通过一天半的走访,使我充分认识了法院的工作、法官的工作。在农村,老百姓对法院的评价主要靠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法官公正不公正,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结合自己的感受,我提两点建议:一是要继续加大农村诉讼案件的调解力度,基层法庭法官要加强法制宣传力度,以案说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二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反应非常迅速,对网上舆情比较严重的案件,相关法院要及时地做出回应,用公开促进公正。

 

  殷向东代表(省高院特约监督员、安徽夏商周律师事务所主任):

  为树立司法权威共同努力

  法院的硬件建设、办公条件,我们再看也是看表面的东西,法院内在的工作到底怎么样,判决结果公正不公正?这是我们人大代表应该关注的。我在怀远法院,看到出台了一个办理危险驾驶方面案件的详细规则,做的很好。这个规定公开、透明,量刑非常具体化,量刑基准从酒精含量开始,非常细致。这样就解决了当事人去找人找关系的问题,有利于法官公平断案,也提高了审判效率。

  我期望法院能够树立权威,作为人大代表要积极做好司法权威的宣传。只有树立了司法权威,这个国家才有希望。如果说对法院的判决都不尊重的话,依国治国是一句空话。大家要为树立司法权威共同努力。

  现在法官工作辛苦,每天工作量很大,经常加班加点,法院要积极宣传优秀法官,树立先进典型。同时,法院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挑选出真正优秀的法官,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黄萍代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稀贵金属分公司首席技术主管):

  加强信息化建设,服务审判执行

  通过这次走进法院,真正体验了法院的工作作风。我在单位主管技术信息,看到蚌埠中院信息化建设成果,让我惊讶。信息化建设不光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关键是协调、管理,是个庞大的工程。希望各级法院都要加强信息化工作,更好地服务审判执行工作。

 

  黄仁祝代表(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对法院印象非常好

  这几年我接触法院、法官很多,我对法院的印象非常好。通过这次视察,更加了解了法院工作,了解了法官的辛苦。相信在省高院带领下,安徽法院系统的工作会上一个大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