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南谯区人大“三步走”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

23.02.2016  17:21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新时期人大信访工作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的一些实际问题,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构建人大信访新格局。 区人大常委会把信访工作作为常委会的重要工作来抓,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重点安排。成立了以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高规格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的信访工作人员,建立了信访工作台账。常委会领导坚持对重要信访事项亲自批阅,专题听取信访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信访工作和信访案件处理中的问题。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等问题作为重点,开展一系列监督工作。对一些重大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信访案件,提交到主任会议研究处理。并结合实际制定《信访工作细则》,建立完善人大信访联席会议等制度,积极开展阳光信访、网上信访和市人大信访、区信访联网,进一步规范接访、处信、督办等相关程序,为维护信访人合法权益有了更全面的、制度上的保证。 畅通渠道,创新方式,增强人大信访工作成效。 接访工作是信访工作的第一环节,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开始。在日常信访接待工作中,坚持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对待每件信访案件,做到了从思想上尊重他们,从情感上体贴他们,从言语上打动他们,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好务。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到了变“一般干部接访”为“领导干部接访”,带头促进信访工作深入开展。坚持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定期接访制度,及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力推动了信访问题的解决。据统计,2015年,区人大常委会共接待群众来访37人次,办理群众来信15件,办结15件,结案率100%,切实解决了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同时,组织人大信访室或相关委室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特别是到信访多发镇、村或单位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方法,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掌握和排查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外,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的当家作主和桥梁纽带作用,要求各镇人大每月10日定期组织部分代表开门接访。据统计,一年来人大代表接待选民630多人次,形成代表意见、建议近400条,使“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 强化督办,综合分析,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人大虽不直接处理信访案件,但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机关,必须加大对信访案件的督办力度,按照“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要求,督促相关部门将信访案件办理到位,让人大成为人民群众信访的“终点站”,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一是领导参与督办。按照常委会信访工作办法,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定期安排接访处访,对一些重要的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督办制度,力求信访案件得到快速、有效办理。二是转变督办方式。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络机制作用,注重与”一府两院”的协调,由过去单一的“人大转交办”转变为现在的“人大牵头、‘一府两院’具体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会诊”联合办访。三是切实解决问题。去年以来,针对全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多、调处难的情况,常委会定期、不定期地召开有区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和信访案件督办会,共同研究和督办信访案件的办理,使一些个案得到了有效化解。同时还采取发函督办、电话催办、带案上门督办等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滁州市南谯区人大常委会) 信息来源:滁州市南谯区人大